数字特藏

总计 222592 今日 0

由 2721 人贡献上传

全部
此分类下暂无内容
全部类型
  • 全部类型

    包含图片、视频、音频的全部格式

  • 图片

    仅查阅图片格式,包含照片、纸本扫描等

  • 视频

    仅查阅视频格式,包含课程、纪录片、影视作品等

  • 音频

    仅查阅音频格式,包含录音、歌曲、音乐等

智能排序
  • 智能排序

    根据用户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显示方式

  • 最新发布

    按照发布时间倒序排列的显示方式

  • 人气排序

    根据资源点赞分享数据排序的显示方式

  • 热门排序

    根据发布者、资源的阅读量排序的显示方式

缩略图模式
  • 缩略图模式
  • 列表模式

“周绪红院士奖励基金”推进情况介绍

重庆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许骏,将基金会工作情况概括为三个关键词——温度、热度、力度,把教育发展基金会“筹、投、善”三项职能,与校内外重大人联系,彰显对社会和母校发展的责任担当。 今年5月,周绪红院士夫妇捐资100万元设立“周绪红院士奖励基金”,旨在支持土木工程学科优秀人才培养。通过社会各界的善心捐赠,“周绪红院士奖励基金”不断壮大。会上,张宗益、周绪红向上海唯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詹复成校友等5家注资企业代表颁发捐赠证书和致谢函。

/ 校园活动

37 浏览  ·  0 赞

数字智能校友分会正式成立

大会举行了校友总会数字智能校友分会成立仪式,听取了数字智能分会筹备情况报告,校友总会副秘书长姜雪峰宣读了校友总会批复。廖瑞金向数字智能分会理事代表董德福、方曙光、蔚福明、郑夕阳授牌授旗。校友总会副秘书长郭宏作《创新校友经济,构筑融合发展新生态》汇报,介绍了近年来校友总会开展“校友经济”取得的一系列成效,并作出经验分享。

/ 校园活动

46 浏览  ·  0 赞

重庆大学校友总会九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

廖瑞金向大会作校友总会年度工作报告,他从加强校友组织规范发展,服务母校“双一流”建设,为校友提供暖心服务三个方面,全面回顾了一年来各级校友组织开展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他指出,各地校友会有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完善校友组织网络。校友总会升级服务,发行重庆大学名校信用卡,打造“智慧校友信息服务平台”,深入挖掘优秀校友事迹,共筑校园文化,持续提高校友凝聚力。与此同时,积极组织校友参与母校发展建设,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廖瑞金表示,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继续加强组织建设,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凝聚更广大的校友,把校友会建设成为广大校友的共同家园。

/ 校园活动

49 浏览  ·  0 赞

重庆大学刘汉龙教授团队研发的PCC桩技术,为越南首条轻轨项目注入绿色新动能

11月6日,由中国中铁六局以EPC总承包模式承建的越南首条城市轻轨项目——越南河内“吉灵-河东”轻轨正式移交,完成移交后,该线路立即投入运营,标志着成套中国城市轻轨“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 十年磨一剑 中铁六局承建的越南首条轻轨正式通车 越南河内轻轨是越南第一条城市轻轨,全长13.02公里,共设车站12座,全线为高架结构,是中国倡议和越南“两廊一圈”构想对接的典范工程,同时也是目前海外首条集设计标准、投融资、装备材料、施工、监理和运营管理全产业链“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工匠”的最大城市交通项目。 中铁六局作为该项目EPC总承包商方,负责勘察设计、建筑安装、设备及机车采购、培训工艺转交以及竣工前联调联试及试运行等工作。项目自开工以来,就得到了中越两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该项目于2011年10月10日正式开工,2021年11月6日正式移交并投入运营。它的建成对于完善河内城市路网功能、缓解交通压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绿色地基加固 越南首次采用PCC桩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软基中有大量的地下水、淤泥掺杂物等,中铁六局在项目建设环节主要采用了PCC桩技术,有效解决软弱土环境下沉降变形问题,这是PCC桩在越南的首次使用。 PCC桩,即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该技术是重庆大学刘汉龙教授团队在广泛工程实践的基础上自主开发研制的软基加固专利技术,该技术施工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是一种适合于软土地区的新型高效优质桩型,在我国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及市政工程的一些软土地基加固中。 目前,该技术已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0项科技奖励、57项专利、8项软著,发表86篇论文、3篇论著,纳入23个科研课题,多次入选国家/地方行业标准和施工工法,分别通过了国家住建部、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并被专家组一致认定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PCC桩技术还是建筑行业一种高效经济(节能减排)的优质桩型技术。同等承载力条件下,PCC桩节省混凝土用量50%以上,施工机械能耗减少50%(挤土效应小)。同等混凝土用量(即同等横截面积)条件下,PCC桩可提高承载力50%以上。真正实现以柔性桩的成本达到了刚性桩的效果,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PCC桩技术 为“碳达峰”注入绿色新动能 2021年10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在”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方式”中指出: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指出:推动建立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建设绿色城镇、绿色社区。加快实施园区节能降碳工程,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推进先进绿色建筑技术示范应用,推动城市综合能效提升。 经过重庆大学刘汉龙教授团队的20余年研究攻关,PCC桩技术可为软弱土环境下沉降变形控制提供系统的技术、工艺与设计理论支撑服务,不仅有效适用于软土地基加固,还能积极响应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双碳行动,助力中国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南京绕城高速公路项目应用 目前,PCC桩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上海、江苏、天津、湖南、河北等18个地方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市政工程、港口工程、桥梁工程等软土地基加固中,助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节能降碳,推动绿色建设可持续发展。 提升减碳能力,实现双碳目标,双碳行动需要更多创新技术的加入与助力。PCC桩这样的低耗高效的建设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时代的需要,是走向低碳经济的需要,我们要认清形势积极行动,多多了解新技术的动态和信息,结合项目积极推广应用。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引领工程建设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绿色的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 校园活动

75 浏览  ·  0 赞

重庆大学开展课程建设 中期检查推进会

11月11日,重庆大学本科生院课程建设中期检查推进会在主教召开,对首批立项建设的24个一流专业核心课程群、10门学科交叉课程、11门荣誉课程组织开展检查。

/ 校园活动

30 浏览  ·  0 赞

重庆大学在教育部 师德专题工作会上 作主题交流发言

11月10日,教育部召开师德专题教育总结交流暨师德师风建设重点工作落实推进会视频会,校党委副书记王旭代表学校在会上作了“ 坚持第一标准 涵养高尚师德”主题交流发言。

/ 校园活动

48 浏览  ·  0 赞

重庆大学召开深化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会

11月10日下午,重庆大学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会在虎溪校区召开。 学校党办、校办、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在校党委副书记王旭的带领下,与会同志参观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区(虎溪校区)多功能展厅。展厅讲解员介绍了虎溪校区美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并从“五位一体”培养体系建设、营造育人氛围、强化育人保障等层面,讲述了虎溪校区利用自身优势,统筹谋划,科学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 虎溪党工委书记吴丙山陪同王旭一行还参观了虎溪校区舍区洗衣房、竹园和兰园舍区书屋、舍区文化长廊、一食堂等。王旭表示,虎溪校区多功能食堂做得很不错,一方面食堂整体设计年轻化,符合大学生的审美,另一方面,食堂空间设计多样化,利用率高,为学生开展活动、上自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多方面满足了学生需求。 最后,王旭与各部(处)负责人在虎溪校区综合楼227就深入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综合改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展开了讨论和交流。

/ 校园活动

65 浏览  ·  0 赞

重庆大学召开 2021年课程思政 暨教材建设工作会

11月9日,重庆大学2021年课程思政暨教材建设工作会在学校国际会议厅召开。 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代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代表,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教学名师和团队代表,重庆市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主要编者,各学院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副校长廖瑞金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了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评选,教育部和重庆市开展的课程思政课程、项目、教学名师和团队评选等相关情况,以及学校自实施“2029行动计划”以来在本科教育方面的改革实践与进展。 校党委书记舒立春为“重庆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揭牌,并与廖瑞金一起为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的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的代表,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的代表,获评重庆市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的代表颁发证书,并与代表们合影留念。 舒立春对我校课程思政与教材建设的获奖教师及团队表示祝贺,希望广大教师要增强课程思政和教材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和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统筹推进、全面加强高质量教材建设工作。 表彰环节结束后,本科生院院长兼教务处处长、重庆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李正良介绍了我校“教材建设与课程思政工作计划”,重庆大学出版社社长饶邦华对“教材出版政策”进行了解读。 土木学院华建民、计算机学院何静媛、数统学院荣腾中、经管学院邵兵家等四位获奖教师代表围绕“课程思政和教材建设”,分别结合各自的实践经验作了分享与交流。 本次工作会还特邀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沈火明在线作了“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的专题报告。

/ 校园活动

50 浏览  ·  0 赞

重庆大学党委书记舒立春深入巫山县 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重庆大学在巫山县的定点帮扶工作,11月10日—11日,重庆大学党委书记舒立春深入巫山县官渡镇、竹贤乡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在官渡镇,舒立春认真听取了乡村振兴规划,深入农户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并调研了产业发展、山坪塘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等情况。他表示学校会充分发挥教育和智库资源,助力官渡镇乡村振兴。 在调研竹贤乡时,舒立春考察了核桃、辣椒和土豆等产业发展,并对乡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和农特产品销售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 在下庄村,舒立春先后到下庄天路、下庄人事迹陈列室、愚公讲堂等,现场学习感悟下庄精神,并与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亲切交谈。 在竹贤小学,舒立春调研了我校捐赠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运行情况,了解学生的教学、营养餐、住宿和课外活动等情况,表示学校会继续在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帮助。 舒立春还来到官渡镇大塘村村委会看望慰问我校驻村第一书记钟小伟,关心和了解他在村委会的工作和生活等情况。 在调研中,舒立春强调,重庆大学将严格贯彻落实重庆市委市政府帮扶工作精神,在市文化旅游委帮扶集团领导下积极开展好各项帮扶工作。

/ 校园活动

48 浏览  ·  0 赞

重大人物|重大有位杜先生,为热爱奔走一生

杜承南,1934年生,笔名小牧、江南雨,安徽蚌埠人,翻译家,诗人。曾就读于清华、北大、北外三所大学,重庆大学教授,美国冈查加大学客座教授,前南联盟贝尔格莱德大学特聘教授。现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译协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翻译家协会会长、重庆莎士比亚研究会名誉会长。出版译著《普希金诗选》《英美名诗选读》《爱的诗行》等二十余部。 1957年进入重庆大学,先后在重庆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新闻学院任教,退休后居于重庆大学松林坡。 见到杜承南老先生时,他穿着一身唐装,里面是一件有些旧的毛衣。 年逾八十的杜老先生微微向后靠在沙发上,说:“你们先来self-introduction”。 杜老先生住在八楼,没有电梯。看着爬楼上来满头大汗的我们,先生挪着步子把他新作的《养生歌》给我们,说经常锻炼对身体好。先生近九十高龄,精气神儿着实很好。走进不大的房子里,书柜里的、堆起来的书就占了一大半。简陋的屋伴着先生爽朗的笑声,一种“虽是陋室,惟‘师’德馨”的感动油然而生。 “我今天特意穿这件毛衣是有原因的”。说着,先生拿出了一张照片。照片是在欧洲讲学时拍的,当时的杜老先生站在开满花的树下,满脸笑意的看着镜头。20年过去了,先生还是穿着这件毛衣,依然是满脸笑意地接受采访,侃侃而谈。 杜承南先生在欧洲讲学时的照片 已到耄耋之年,先生还是每日坚持读书看报。书桌上放着当日的报纸,上面还有红笔的批注。“我每天坚持读四份报纸,每日不断。上次送报的小燕都说这栋楼只有我一人订报了,你们年轻人都不看报了吧。” 杜承南先生订的报纸 先生虽已退休,但仍能熟知最近发生的国家大事。每天都读书学习的好习惯也让他保持着良好的记忆力,张口就能背《长恨歌》,边背边品味诗的韵味。 杜承南先生讲起《长恨歌》 除了读书看报,先生还坚持每天早起,“我年轻的时候爱打乒乓球,爱游泳,我当时参加乒乓球比赛还得了奖呢!”。去年,杜老先生刚做了白内障手术,可提起这些,“去年进了四次医院,倒霉得很咯!”。先生只用倒霉两个字概括了所有病痛,说完,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杜先生随遇而安的淡然,是岁月不可磨灭的文人风骨,如同饮浓厚的茶,有着风霜与风骨兼具的涩与香。 采访前一天,杜老先生专门打电话来问我们是否已经知道了地址。怕我们找不到路,又强调了一遍地点,还用英语又说了一遍门牌号。挂电话前,老先生用标准的英语发音在电话那头说:“see you tomorrow”。交谈中,先生也总是时不时把他的话用英语或者俄语重复一遍。 先生讲了一会儿就在比人都高的书堆上翻出一本书。“你们看看,这本书是我译的。”老先生拿出的,是两册《外国名诗选读》。细细翻看,里面有俄苏和英美的诗歌,包括普希金这样的名家之作。 杜承南老先生1955年从北京大学外语系毕业,后又毕业于北京外语学院研究生班。对于为何要选择翻译和文学,先生只是笑着说了一句“从小就喜欢”。这份喜欢流淌进血液里,便让这位老人从头到脚都透着“择一业而终一生”的坚定。 老先生与我们交谈时就和在教室讲课一样,喜欢与学生互动,时不时提几个问题考考学生。就像交谈之间他会突然问:“鸳鸯用英语怎么翻译,考考你们?”没有得到满意的回复,他就开始解释“鸳鸯嘛,哎,就是love bird,因为与爱有关,懂了没?” 一问一答间,仿佛又看到多年前的杜老先生站在教室讲台前滔滔不绝。 在重庆大学任教时,杜老先生主要开设俄语、英语和中文三门课程。除此之外,他还负责给学生出一些考题。空白的考题卷,先生现在都还珍藏在柜子里。发黄的考卷显出一些时代感,其中还能看到在汉译英中有翻译诗词的题目,比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杜承南先生谈起古文与翻译 杜老谈到,一般汉语言文学学得不错的,外语就不太行;外语学得好的,古文又往往不精通,这是一个问题。所以翻译诗歌就成了一大难题,怎样将一国文字译成另一国文字,又能译出诗的韵味,译得“神形兼备”,这无疑是很难的。 而这样的难事,杜老先生却是干了一辈子。将外国的诗歌译成中文,又将中国的诗歌译成外文,杜承南老先生一生都在尽力扩大语言文学的“边界”。 杜老先生任职重庆大学后,曾先后到美国和欧洲访学。当时,很多人出了国就不回来了。为了让他留在美国,住宿没有冰箱,有人送来;出行没有自行车,有人提供;信了基督教,就有面包和牛奶。 在这样的环境下,杜老先生还是坚持要回到祖国。“不回国是不行的,我的根在中国。”如今听起来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在当时却需要巨大的毅力。文学没有国界,但文人有自己的祖国,这份毅力和勇气弥足珍贵,于国家是如此,于重庆大学亦然。 先生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重庆大学。由于全国院系大调整,当时的重大没有了文科专业。精通俄语和英语的杜老先生感觉似乎有些“英雄无用武之地”了。摆在杜老先生面前的是一个大难题——建立重庆大学的文科

/ 校园活动

89 浏览  ·  0 赞

创历史最高记录!重庆大学喜获16项重庆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11月19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2020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发表讲话祝贺并致敬获奖科技工作者。我校牵头获得一等奖成果数量创历史最高记录,共16项,较2019年增长4项。获奖成果数量占全市一等奖数量的50%。

/ 校园活动

47 浏览  ·  0 赞

重庆大学召开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会

2021年11月10日下午,重庆大学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会在虎溪校区召开,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王旭主持,党办、校办、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虎溪管委会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与会同志参观了虎溪校区“三全育人”综合展厅、舍区党团活动室、书屋、一食堂等育人阵地,并就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了研讨。 “深化综合改革,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

/ 校园活动

36 浏览  ·  0 赞

第五届“红岩文化节”征文比赛开始啦!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红岩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全校青年师生特别是学生党员、团员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员的精神血脉,在全校范围内掀起红岩精神学习热潮,在全校青年学生中唱响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红色主旋律,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传承、弘扬伟大红岩精神,学校现举办“红岩文化节”主题征文比赛,期待大家的踊跃参与!

/ 校园活动

42 浏览  ·  0 赞

风物志|一根棒棒,挑出半个重庆

你或许曾在回宿舍的楼梯上见过一个佝偻的身影,精瘦有力的双肩上架着一根竹竿,竹竿两头吊着满满当当的两桶饮用水。你或许在某个炎热潮湿的午后,拖着行李满身疲倦,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吆喝,那声音的主人征求同意后便接过这堆沉甸甸的东西:编织袋和行李箱挂上棒棒两端,他扛上肩膀,笑得露齿。 也许是你赶往一教的脚步太匆忙,忘了注意宿舍过道里小心避让着、卖力向上挪动的他;也许是搬进新宿舍的心情太激动,忘了向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的他道一声谢;也许你不知道他们每一个人确切的名字,但你知道喊一声“棒棒儿”,就会得到他们有力的回应:“来喽!” 在山川纵横、小路迤逦的巴渝之城,“棒棒”这种特殊的劳动者应运而生。就像临滨而渔的渔夫,又或者是稻米之乡辛勤开垦的农民,他们一生以劳动为荣,一双肩膀扛起一片天,出现在数个不曾为人注意的角落。 开学的这几天,是周师傅(化名)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在女生ACD宿舍楼下招揽的他,个头小巧,左手因事故只剩大臂。他的工作是那么利索爽快:边询问楼层边将汗衫的袖子卷到肩头,露出淌着汗的黝黑的皮肤,低喝一声把捆着行李的棒棒牢牢地架在肩上,脊背微微拱起,然后稳重而有力地一步步迈上台阶。面对学生们的嘘寒问暖,他却显得有些许腼腆,只是将肩上的竹竿往上抬了些,把残缺的左臂轻微向里收了收:“不打紧,活能干。” “现在只做棒棒啷个行,吃不饱饭的。”外卖、快递、搬家专车这些时代的产物迅速地占据了人力搬运的市场,因此在大多数时间里,这群“棒棒军”的肩上是空荡荡的。曾是“棒棒军”一员的李师傅在宿舍楼不远处有一方狭小的天地,用他的话来说,那是他“谋生活”的地方。这间挤在楼与楼之间的小店很难引起人的注意,白底红字的牌匾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字:专业配钥匙、疏通管道、开锁......这张不大的牌子上似乎挤满了所有他能做的事。即使现在重拾棒棒的机会少之又少,回想起之前当棒棒的生活,李师傅还是会有许多感慨。从凭口才和脚力讨客人喜欢的本事,说到当时买一包烟得和兄弟伙分着抽,好是团结。 三十多年,遍布重庆的数十万“棒棒军”里,“周师傅”和“李师傅”们不仅挑走了浸润汗水的年华,也挑走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人人都说山城正在告别肩挑背扛的历史,但细细搜寻,仍可以发现他们其中一部分仍辛勤地奔走于山城的某个角落,行走于一个个难上的坡。 渝中商业圈,两江环抱,水流激昂。来福士高耸挺拔的建筑群遮住重庆的毒日,在一圈错落凌乱的老旧批发市场投下了厚重的阴影。这是棒棒们最常活动的地方,你不难看到三两个背着竹棒的棒棒军坐在台阶上,望着不远处来来往往的货车闲聊,等待被招呼着去搬那么一两批货——沉重的货物意味着这一天有了着落。如今那粗糙的尼龙绳下很少再绑着沉甸甸的货物了,年老的棒棒们只是坐在台阶上,沉默地抽着烟,一坐就是一个下午。 实际上,“棒棒军”也曾有过光辉岁月。在尚且没有发达快递业和各色外卖软件的九十年代,棒棒军就像是山城身体里奔流的血液。在梯坎上长大的本地人因为偶然的高陡而犯难时,那一根根结实的竹棒便派上了用场。一群赤膊的中青年搭着汗巾,爬坡上坎,踏实肯干,无论要走多远的路都能帮你把东西送到家门口,大到家电,小到市民的三两小菜,价钱随口喊。那时候的棒棒仿佛是城乡之间的一道边界线,是无数勤恳质朴的人为了实现立足城市的梦想而迈出的第一步。对于他们而言,肩上担着的不仅是沉重的货物,更是父母一场体面的寿宴,是孩子的一纸入学通知书。 人们都说“棒棒军”就如同那黄桷树一般,长在村口或老巷,岩壁里或石缝间。他们总是栽在哪儿,就活在哪儿。三十年前,他们追赶着对城市的向往在山城扎下了根,每一棵根在这座城市的最深处延伸舒展,不曾为恶劣的环境所惊扰,只顾野蛮生长;今天亦是如此,“棒棒军”的名字逐渐隐没在鳞次栉比的钢铁森林之中,棒棒的吆喝也不再回荡在朝天门码头,但每一个曾挑着竹棒走过垰垰角角的身影,却融进了这座城市的每一处,从维修工人到外卖小哥,从建筑工人到出租车司机。三十年岁月流逝,他们将棒棒从肩头卸下,却不曾卸下他们肩负着的城市的希望。 他们有些驻扎在了充满年轻气息的学校里,含笑看着一年一年的新生入学。在如今这个交通发达的时代里,棒棒已经不再是他们主要的谋生手段,但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直爽率真,好像依旧是这些可爱的劳动人民的特质。 在走进中门,看着高高的独栋时,重庆大学的新生们露出苦恼神情,下一秒却被他们用生疏的普通话问到:“娃娃,我可以帮你搬上去嘞。”他们是这所学校无声的影子,搬水、提行李、送货,在无数个需要帮助的时刻,这些不再是“棒棒”却依旧留着那一根棒棒的劳动者们,都笑得露齿,爽朗而热情地走上前。然而面对一声声感谢,他们又腼腆地垂下头,嘿嘿笑两声,不再说话。 李师傅不足十平米的小店内按时亮起了光,周师傅和他的妻子又搬起板凳走过一栋又一栋宿舍楼,“棒棒军”的生活仍在继续。

/ 校园活动

108 浏览  ·  0 赞

学生社团中心召开2021年重庆大学标杆学生社团座谈会

2021年11月18日下午, 2021年重庆大学标杆学生社团座谈会在A区学生活动中心A15进行,校团委副书记、学生社团中心主任陈洁、学生二课中心主任王梦、学生哥乐相声社指导教师慕容浩、标杆社团负责人及学生社团中心、学生二课中心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 校园活动

53 浏览  ·  0 赞

跆拳道社日常训练

重庆大学跆拳道协会晚上九点开始,由负责人带领大家先进行热身活动,安排参与人员共同进行训练内容。参与人员积极参与热身活动后,进入每天的训练内容。负责人与参与人员相互配合,总体氛围很好,每位成员认真参与,积极学习跆拳道一系列动作,负责人对动作的指导也很认真,活动成员的身体素质及跆拳道基本功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活动表现了形式的多样性,将个人训练和小组合作相结合,总体来说,这次社团活动成员们参与性很高,活动进行很顺利,社团负责人相对负责,大家对于活动的反应及态度都很好,希望该社团能够继续加油,开展更多有趣的活动。

/ 校园活动

49 浏览  ·  0 赞

学生国际交流协会见面会

由重庆大学学生国际交流协会举办的见面会于重庆大学虎溪校区D新闻学院301 晚上六点半开始,主持人讲话,社长发言。外联部部长发言,部员自我介绍。宣传部部长发言,部员自我介绍。组织部部长发言,部员自我介绍。媒体部部长发言,部员自我介绍。指导老师张睿介绍重大国际交流项目,以及各种出国留学注意事项和院校推荐。 活动过程中,老师讲解十分详细,举了很多例子,也提供了很多实质性的建议,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对同学们的帮助很多。在座同学整体听讲比较专注,整体氛围很好

/ 校园活动

41 浏览  ·  0 赞

书法协会教学活动

由重庆大学书法协会举办的该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为同学们提供书法练习机会。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同学对书法的热爱。在轻松愉悦的练字环境中,教学人员耐心的回答参与者的问题,锻炼了干事们的沟通和教学能力,也是同学能够更积极主动地了解中华文化,有利于发展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十分有益

/ 校园活动

104 浏览  ·  0 赞

英语戏剧社短剧排练

重庆大学英语戏剧彩排从13日持续到14日,活动期间同学们参与热情高,在活动开始阶段便有很多同学参加,去监察时已有较成型的戏剧表演。 但是也存在些许美中不足的地方,比如道具不足,但组织人员利用教室内有限资源,还原场景角色。及时采取了处理办法,解决了问题,继续正常开展了活动。 总结:本次活动总体来看,还是举办的非常成功的,对参与者,对组织者都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与经历。

/ 校园活动

103 浏览  ·  0 赞

志愿者图书馆图书整架活动

志愿者图书馆图书整架活动历史悠久,是一项长期的志愿活动。本学期的整架活动从开学伊始便一直持续至今,活动期间同学们参与热情高,在活动开始阶段便有很多同学参加,大家认真整架,使得图书馆的书籍摆放既整齐又美观。 但是也存在些许美中不足的地方,比如活动签到时,存在若干同学没有请假缺席的情况;活动进行过程中,存在志愿者消极整架的情况。但活动组织人员及时采取了处理办法,解决了问题,继续正常开展了活动。 总结:本次活动总体来看,还是举办的非常成功的,对参与者,对组织者都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与经历。

/ 校园活动

101 浏览  ·  0 赞

弹层标题,可不要

弹层内容随便写,如需换行用
,或者

标签,随意随意~~~~
可以放很多文字呀~~~~啦啦啦,还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