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特藏

总计 220780 今日 0

由 2712 人贡献上传

全部
此分类下暂无内容
全部类型
  • 全部类型

    包含图片、视频、音频的全部格式

  • 图片

    仅查阅图片格式,包含照片、纸本扫描等

  • 视频

    仅查阅视频格式,包含课程、纪录片、影视作品等

  • 音频

    仅查阅音频格式,包含录音、歌曲、音乐等

智能排序
  • 智能排序

    根据用户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显示方式

  • 最新发布

    按照发布时间倒序排列的显示方式

  • 人气排序

    根据资源点赞分享数据排序的显示方式

  • 热门排序

    根据发布者、资源的阅读量排序的显示方式

缩略图模式
  • 缩略图模式
  • 列表模式

【沙坪坝区融媒体中心】重庆大学为440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6月24日,重庆大学在A区民主湖报告厅举行俭朴而庄重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为学校440名党龄达到50周年、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仪式中,重庆大学党委书记舒立春等校领导现场为230名老党员们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其余未能参会的“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的纪念章将由所属二级党组织在“七一”之前送达老党员手中。 舒立春表示,今天获得纪念章的各位老党员,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开拓者、建设者和见证者,在学校发展各个时期,都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线,全心全意教书育人,将满腔真情奉献给了国家教育科技卫生事业。希望全校党员同志牢记老党员的历史功绩,向榜样看齐,向先进学习。 参加仪式的老党员们表示深受鼓舞,党龄55年的陈国聪老人带上沉甸甸、金灿灿的纪念章,自豪又激动,他说:“从入党那一刻起,我们就把对党忠诚摆在首位,希望青年党员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永远保持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

/ 媒体重大

28 浏览  ·  0 赞

【第1眼-重庆广电】我们毕业啦 |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今年七月,重庆大学2021届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陈晓灿就将去往西藏昌都,正式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培训内容是藏语和一些基本的工作技能。在培训结束后,他将会被具体安排到相应的乡镇基层,开始自己为期五年的“援藏”工作。 “在有意去参加援藏的时候,我舅舅带我去参加了一场他的校友会活动。他的同学大都是老师,听说我的决定之后,都特别支持。支持我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基层去,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更加伟大的人生目标。我的姐姐起初有些担心,在和我交流之后同意了。还有我的父母,很支持我的选择。他们期待我在奉献自己的同时,也能把自己锻炼成一个更有独立意识、社会担当的人。” 1995年起,重庆陆续开始承担对昌都市及所辖芒康县、类乌齐县、察雅县对口支援任务。无数位像陈晓灿一样来自重庆的青年才俊,源源不断地奔赴西藏,他们无惧空气稀薄,不以山海为远,跨越一千四百多公里,只为把青春汗水挥洒在雪域高原。 对很多没去过西藏的人来说,可能既向往那里人间天堂般的景色和宁静,同时也担忧那里的恶劣气候和高原反应。但陈晓灿坚信,他能够在援藏的过程中不畏艰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因为大学教给他的最重要一点就是: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所以他期盼着,能和无数同学一样,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助力西藏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晓灿的校友谢道坤,在成为选调生之前已经拿到了5家公司的工作机会,其中3家年薪超过20万元,1家当年在全国只招11个人,但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去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基层工作。今年重大的毕业典礼上,谢道坤作为校友代表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我想,既然青春只有一次,我们就应该去让自己的青春过得轰轰烈烈、刻骨铭心,给人生留下一段美好而难忘的记忆。历史和现实也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国家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陈晓灿说,“就是在这样一些前往基层开展脱贫攻坚的事例中,我看到扶贫干部为切实改善当地的生活环境,不断提升当地的基础教育水平,看到扶贫干部在辛劳工作取得成果后的笑容,贫困户生活得到改善后淳朴的笑容,当地孩子们脸上天真快乐的笑容,这些都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坚信,去基层工作,为人民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是能让我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所以碰到了难得的前往基层工作的机会,我就决定抓住机会,去西藏。” “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 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是习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殷切期望。又到毕业季,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无数个像谢道坤、陈晓灿一样的高校学子正前赴后继,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在人生道路上践行着时代新人的使命和担当。

/ 媒体重大

144 浏览  ·  0 赞

【科技日报】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八千余名重庆大学师生对党说

7月1日上午8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重庆大学八千余名党员师生员工、附属医院医务人员在主教学楼主会场,以及学生活动中心、教学楼、实验室、宿舍、图书馆、食堂、医院等83个分会场积极收听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盛况,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共同见证这充满庄严感和自豪感的伟大历史时刻。

/ 媒体重大

25 浏览  ·  0 赞

【上游新闻】精神的力量丨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华:心中有梦、眼里有光,就能看到脚下的路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只有充分理解了伟大建党精神,我们才能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7月6日起,上游新闻开设“精神的力量”专栏,采访了专家学者,请他们深度解读,给我们上一堂党课。 今日解读伟大建党精神中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对于至死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更是如此。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第二句话,在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华看来,这句话,就是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的真实写照。 心中有梦 初心使命引领共产党人艰难前行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抗争不惜、奋斗不止,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精神谱系。而这其中,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党的初心使命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小说《红岩》中有一个感人的片段,难友们赞颂江姐:“你,暴风雨中的海燕,迎接着黎明前的黑暗。飞翔吧!战斗吧!永远朝着东方,永远朝着党!” “不仅是江姐,我们今天缅怀的先烈们,无不是心中有梦的人。”杨华说,有多少像江姐一样的革命先烈,他们在黑暗中艰难前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到新中国成立,心中的梦从未放弃。 这个梦,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让穷苦百姓当家作主。 他们深信这样的目标会实现,因为马克思主义闪耀着真理之光。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脚下有路 初心使命带领人民走向幸福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转引了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说给乡亲们的一句话。 “一尺一丈间,毛相林用七年的时间,带领乡亲们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通向外界的道路,如今正带领全村走上乡村振兴、奔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杨华说,这是下庄精神,更是共产党员对“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诠释。 “学习建党精神,从现实意义上就是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梦、眼里有光,只要不忘初心使命,只要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就能从根本上把握问题和解决问题,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杨华说。 正如《不忘初心》歌曲中所唱,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

/ 媒体重大

31 浏览  ·  0 赞

【中国科技网】重庆大学成立本科生院 新生先大类培养再选专业

9月5日,重庆大学202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举行,与往届不同的是,该校成立的重庆首个本科生院正式投入运行,5330名本科新生将进入本科生院学习和生活,第二年再进入专业院系学习。 “本科生院是负责本科生教学与管理的机构,它兼具管理和办学两大属性。”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院长李正良介绍,大学新生将全部进入本科生院学习和生活,接受广义的通识教育,让一年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摆脱了学术性系科的束缚,可以更加自主地选择专业。本科生院与各专业学院将形成本科人才培养的“矩阵式”结构。 据了解,今年重庆大学除艺体类专业外,共有5300余名大一新生,将按照“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大类管理”原则,依照相应大类进入本科生院理科实验班(数学与物理类)、工科试验班(环化与健康类)、工科试验班(工程与能源类)、工科试验班(电气与信息类)、工科试验班(管理与经济类)、人文科学试验班(法学与新闻类)等六个大类班级学习。 学生在大一时接受广义大通识教育,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主要选择数学、物理、化学、文学、哲学、生物、外语等基础课程以及思政、体育、劳育等必修课程。对此,本科生院打造了通识教育2.0,对标国际著名大学通识体系,拟定首批10门重点课程,打造“文明经典”通识核心课程——《中外经典阅读》,打牢通识教育基础。 在大一,学生们有2次选择专业的机会。第一次是大一的第一学期结束,学生可以根据这学期对专业的了解来选择是否变更大类。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是在一年的本科生院学习结束后,学生们可以在所在的大类中选择专业分流。学校对专业转出不设置门槛,但对专业转入有一定要求,综合成绩好的同学在选择专业时就有优势和更大的自由度。“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进校后认真学习的动力,也促使各个学院把专业建设好,受到更多学生青睐。”李正良说。 同时,本科生院还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和校地合作,以新工科建设为目标打造一流的学生创新中心,探索新工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中心一期面积约7500平方米场地已完成设计,将建设成为以学生主题实验室、科创竞赛、校企合作为主线的实验体系。 此外,本科生院还将以“明月科创实验班”为试点,实验班采用欧林工学院教学模式,重点打造理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探索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者有机融合的教学模式。

/ 媒体重大

55 浏览  ·  0 赞

【中国新闻网】旧城如何焕新?重大建筑学子设计竞赛献锦囊

将老歌舞厅改造为影视主题餐吧、把老巷道打造为游客“打卡点”、荒芜的场地可升级为居民跳坝坝舞的大舞台……老旧城区如何重新焕发新活力是当下社会热议的话题。记者8日获悉,来自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专业的50名本科生数月来进乡村、进社区,以“接地气”的建筑设计竞赛为城市更新献上锦囊妙计。 据介绍,此次设计竞赛的“主角”是重庆市北碚区的水土街道。该街道历史悠久,老街依山就势,临江而建,高低起伏,巷窄坡陡,具有典型的山地聚落特色。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土街道作为城市边缘空间的典型案例,亟待在发展中实现更新。 “我的设计主题是‘保留’,老建筑不是拆了就更好,我们要尊重老居民怀旧的情感,包括一砖一瓦的改变。”21岁的建筑学专业大三学生李祎童和队友杨乔伊告诉记者,她们用《光影水土》概念畅想老街区的蝶变。 在设计方案从无到有的九周时间里,她们多次走访调研发现,水土公共空间分布零散、配套少、缺乏核心产业支撑,但老旧建筑或可为影视基地建设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我们将老歌舞厅等建筑作为重点,想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影视产业等方式,以点带面完成更新和激活。”李祎童介绍,其设计方案包括适当打开巷道入口、修复沿江外立面、划分不同时期风貌各异的影视拍摄地等,在改造中充分尊重建筑形式及氛围,也为老街居民守护原汁原味的时光记忆。 学生喻明阳和龙非凡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理念出发,将“居民与游客和谐相处”作为设计的重点。在《一方水土》方案中,他们选取水土陵江社区作为起步区域试点,以和平巷为主干线串联起整片区域,并对大礼堂等主要节点改扩建,达到区域联动反哺老街的目的。 喻明阳提到,水土老街既有“山水之城”的显著特点,还具备曾经的县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三线建设和非遗等文化特色,可吸引大批游客。他们特地设计了环形步道、院坝、景观广场、书屋等设施,既为居民提供更多休闲空间,也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乡村、社区,重实践、接地气,将专业知识更好地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区发展需求中,是近年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本科专业课程策划的一个教改亮点,并通过几年的课程组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和社会效应。”竞赛策划、组织及课程负责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田琦介绍,本次教学实践自今年5月启动,参与学生通过选取对象进行一对一访谈、走街串巷、深入社区、制作问卷、解析典型个案等多种形式收集到客观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同学们在参与过程中,既了解了老旧社区普通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又为社区管理者对城市更新行动的具体策略提供了现实依据。 重庆市北碚区水土街道办事处主任常先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生们的设计方案各具特色,既构思巧妙、贴近生活、有亲和力,又符合实际要求。下一步,该街道将以点带面逐步推进老街活化与更新,为市场化运作奠定基础,不断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 媒体重大

54 浏览  ·  0 赞

【重庆日报全媒体】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学生为北碚水土老街改造“献策”

7月7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在北碚区水土街道,进行了一次专业设计课成果展示。 该学院2018级的50名本科生,两两组成一组,历时2个月对水土街道进行了专业设计,最终有8份方案进入展示。据悉,这是该学院进行课程改革、构建“大思政格局”的一种有益尝试。 距北碚城区8公里的水土老街背靠华蓥山麓,临嘉陵江东岸,其巷窄坡陡,具有典型的山地特色。此次,该学院针对水土街道进行改造的教学课题,由2018级50名本科生历时2个月,经过前期调研访谈、整体策划、重点建筑改造等环节,设计出25份改造方案。经过两轮评图和综合评审,有8组设计方案于7日在水土街道进行了现场图示和幻灯片展示等。 其中,该学院建筑学4班学生李祎童和同学共同提出打造影视基地带动老街旅游的方案很引入注目。 “我们在多次的调研中,注意到老街建筑有鲜明的上世纪80年代风格,结合当下场景体验娱乐方式的兴起,设计出了该方案。”李祎童告诉记者,方案既为老街居民保留原汁原味的时光记忆,同时增建公共卫生间、公共活动场地等配套设施,创造宜居、宜业的环境。 “这是学院探索‘课程思政’的新形式,将建筑学教学与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推进课程育人。”此次活动负责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田琦介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自2018年开始对《建筑改造设计》课程进行创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乡村、社区,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专业设计。以前该学院还先后在沙坪坝白林村、三河村开展过教学任务。 “同学们走街串巷、深入社区,通过制作问卷等多种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然后针对产业分布、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现实问题,设计出颇有创意的方案。”北碚区委副书记、区长何庆认为,参与最终评选的8组方案各具特色,构思巧妙,较好地展示了水土老街“山水之城”的特点和非遗等文化特色,重实践、接地气,大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很好地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区发展需求中。

/ 媒体重大

49 浏览  ·  0 赞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视频 | 将赛场搬到社区 这场建筑设计竞赛让高校学子活学活用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7日20时30分讯(梁浩楠)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宜居性,改善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水平,近三月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在北碚区水土街道开展了一堂“特别”的专业设计竞赛。 重庆市北碚区水土街道历史悠久,老街依山就势,临江而建,巷窄坡陡,具有典型的山地聚落特色。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土老街仍保留着几十年的乡居印记以及诸多历史建筑。这次活动中,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50余名建筑学专业学生,以水土街道为设计对象,结合老旧社区现状,设计出20余份改造方案。 今(7)日下午,脱颖而出的8组设计方案在水土街道进行现场展示。“我们设计的这一组名字叫‘光影水土’,我们发现这里有很多老式建筑,具有建立影视基地非常好的条件。”设计学生李祎童表示,她与搭档杨乔伊结合当下人群怀旧情怀的时兴以及场景体验,提出以影视基地为核心产业带动老街旅游,激活水土社区活力。 “我们选取两个重点建筑进行了改造,其中一个是曾经的歌舞厅,我们准备改造成为以电影为主题的餐吧。”杨乔伊说,其中外立面采取现代材料,使游客在就餐时视线良好,内部则拆除了原先的一些柱子,扩大了使用空间。 据悉,本次参与设计的都是来自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学生,他们针对社区产业分布、社区文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居住建筑等方面的现实问题,既了解了老旧社区普通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又为社区管理者提供了依据和策略。 “大部分设计让我们觉得非常惊喜,很多理念和设计都与我们即将实施的方向相吻合,并且个别方案,很有实战性。”北碚区水土街道办事处主任常先志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优秀的设计作品是有极大可能变成现实。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杜春兰表示,把竞赛“搬到”实际场地上来,让学生接触的是实际的题目,做的也是实际的空间,设计的结果拿到实际中去检验,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迅速了解社会和大众的需求,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 据悉,自2018年课程改革以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已先后在沙坪坝白林村、三河村开展了教学活动。学院副教授田琦表示,该活动将专业知识更好地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区发展需求中,是近年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改的一个亮点,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和社会效应。

/ 媒体重大

31 浏览  ·  0 赞

【第1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自觉牢记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社科专家表示,伟大建党精神永不过时,历久弥新。在百年接续奋斗的新征程上,它仍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专家认为,正如总书记所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进入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用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 媒体重大

22 浏览  ·  0 赞

【重大318宿舍 斜杠青年“领导”的室友 杠杠的】

中国科学院大学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近代物理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这是重庆大学A区11舍318宿舍张硕、朱江辉、陈宇祯、刘作彪4位成员新的求学去向。 国家级奖励10次/省市级及以上奖励27次/公开发明专利6项/被接收SCI论文1篇/国家五级社会指导员和四级救生员/游泳一级裁判/乒乓球国家二级运动员/二胡十级…… 中国科学院大学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近代物理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这是重庆大学A区11舍318宿舍张硕、朱江辉、陈宇祯、刘作彪4位成员新的求学去向。 提起318宿舍室长张硕,许多人会用“全能”来形容他,而他却自诩为一名“斜杠青年”。除了即将到顶尖的理想学校继续深造,大学本科四年,在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就读的他们也留下了许多奋斗足迹。毕业季,一起来看看这名“斜杠青年”与全体室友共同奋进的故事。 全能室长 获得国家级奖励10次、省市级及以上奖励27次,公开发明专利6项,被接收SCI论文1篇,国家五级社会指导员和四级救生员,游泳一级裁判,乒乓球国家二级运动员,二胡十级……提起张硕,许多人会用“全能”来形容他。就连不认识他的人,看到他取得的这些荣誉,也会竖起大拇指:小伙子太优秀了! 张硕今年22岁,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7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也是318宿舍的室长。 “谈不上全能,努力做一名斜杠青年。”接受采访时,张硕这样表示。 他告诉记者,二胡、游泳、乒乓是自己从小练起,所以,能取得成绩,与从小打下的基础和坚持不懈的训练有关系,“进入大学后,虽然课余参加了学校游泳队、民乐队等,但课内学习我却不敢有丝毫马虎。一开始,我也非常迷茫,不知道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创立了科研小组。大二开始,我便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进入实验室做项目。” 2020年的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张硕带队参加并斩获一等奖。同时,他也获得了重庆市“互联网+”大赛的金奖(排名第二)。大学期间,张硕还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参与可控扰流式微藻养殖装置、含铜废水及有机废气深度处理与废热回收利用综合系统等专利发明6项。 作为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张硕被推免至中国科学院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共同奋进 和张硕一起,寝室成员朱江辉也被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攻读核燃料循环与材料的博士学位。 朱江辉告诉记者,自己在本科阶段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和竞赛,同时,也没让学习成绩落下,获得过学院综合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参加SRTP、大学生创新计划、节能减排大赛并取得一定的成绩,还获得了重庆大学优秀毕业生的奖励。 寝室另一成员陈宇祯说,张硕他们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寝室其他成员很厉害,他们的优秀也激励了自己。他表示,大二的时候,得知重大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有一个交流项目,自己想申请又怕被拒绝。但寝室成员纷纷鼓励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申报了,居然通过了。大四的时候,他就是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上课,“期间,我白天上课,晚上复习刷题,找同学练口语,并备考雅思。”他说,虽然雅思考过了,但听英文课还是感觉吃力。不过,他没有放弃,通过课下研读讲义,才慢慢把上课遗漏的知识点补了回来。“最后,每一门课成绩都还不错,也达到了这个项目的要求,于是我也就成功去到了理想的大学。” “我们宿舍氛围很好,大家相互尊重。在这个宿舍我学会了自律,我们大家一起学习,共同奋进。”寝室成员刘作彪是地地道道重庆人,他说,自己在宿舍不算学霸,但靠着大家的互相监督和自律,自己顺利考入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一所,准备攻读核技术及应用专业的硕士学位。 张硕介绍,据大家统计,大学本科四年,寝室成员们一起拼搏努力,互相加油打气,取得了许多成绩:宿舍成员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0余次、省市级及以上奖励30余次,获唐立新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前锋奖学金、综合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10余项,公开发明专利6项,被接收SCI论文共2篇。 心得体会 “好的身体才有好的学习和生活。首先,我建议,学弟学妹能够每天运动半小时到一个小时,早睡早起,养成好的精气神。”张硕建议。其次,做事情要有目的性,有了目标后就专心赶路,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摆脱焦虑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忙起来。本科毕业后想就业或想给大学生活增添些乐趣的,应该多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竞赛对于一个人团体意识和视野都能有一定的提升。 别看张硕在多个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他说,自己也有短板。“曾经,我认真学了一学期的分数和我的朋友努力一晚上的分数差不多,当时真的是备受打击。但是,被打击以后的做法很重要,再难啃的骨头也抵不过心中的那份执着。”他说,之后,每一门数学课,自己都是把课后习题和卷子刷一遍,跟紧老师的节奏,“其实,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预习、复习,做到这点之后,

/ 媒体重大

199 浏览  ·  0 赞

【湖南教育电视台】微光聚火 | 重庆大学七彩动画城前往郑州 传递“最后一公里”的温暖力量

7月17日以来,河南遭遇极端暴雨天气,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损失。灾情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各方力量纷纷驰援。重庆大学七彩动画城公益项目的志愿者在灾后发起爱心帮扶活动,前往郑州救助郑州特殊教育学校受灾的学生家庭,进行“最后一公里”的对口帮扶。 自20日开始,帮扶团队组建郑州暴雨抗洪爱心志愿者群,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募捐信息,汇集善款,用以购买受灾家庭急需的生活用品。截至24日晚,团队共收到捐款8980元,完成了朱爸爸、熊奶奶和明辰妈妈三个受灾家庭的帮扶工作。22日晚,当第一批衣物物资送至朱爸爸手中,他脱去身上穿了三天的湿衣服,不停地道着感谢。 朱爸爸名叫朱永光,来自河南省滑县高平镇。夫妻二人育有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孩子患有视力障碍。为了孩子求学,他们租住在郑州特殊教育学校附近,并且还自愿照顾了其他五个盲童。突如其来的灾难给这个本就困难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他们租住的一层楼被大水淹没,一家人只能到三楼邻居家打地铺借住。洪水退去后,家中一片狼藉,许多用品被冲毁,衣物、食物等生活必需品都面临着短缺。夫妻二人既要照顾七个盲童,又要清理洪水留下的淤泥、污垢,加上周围受灾店铺的关闭,一时之间难以维持正常生活。 “他们又给我们送物资,又帮我们打扫卫生,真的是雪中送炭。”7月23日,志愿者为朱爸爸一家送去更多物资,帮忙收拾床铺,清理被洪水冲毁的家具,与这个特殊家庭一起重建家园。24日,团队又陆续前往熊奶奶和明辰妈妈家,清淤、消毒、陪伴,同他们共渡难关。当问及受灾盲童需要什么时,他们的回答只有简单的三个字——“盲文纸”。听后,团队立即联合重庆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为学生送去2600张盲文纸。重庆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蒋露表示,后续会继续邮寄一至两万张盲文纸给灾区盲生。 无论是在抗疫一线,还是抗洪抢险最前线,青年志愿者的身影从未缺席。这次河南暴雨,重庆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郑州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数十名志愿者们组成爱心帮扶团队,联系受灾地的视障儿童家庭,奔赴一线,在真实接触中传递青年志愿者的温暖力量。针对受灾家庭的不同情况,志愿者们按需购买物资,对口提供帮助,在灾区救助“最后一公里”上贡献微薄之力。 “真的很感谢大家的爱心,也感谢大家的信任,我们会尽力帮助那些特殊家庭,让更多的‘朱爸爸’和更多的盲孩都能感受到陌生人的温暖和善意。”团队发起人谷旭阳在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善款后,感动地说道。对于善款的收入和支出,他坚持每天在志愿者群里及时更新,保证公开透明。目前,团队正在申请腾讯公益筹款资格,希望能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为更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团队发起人谷旭阳表示,鲁迅先生曾寄语中国青年“有一份热,发一分光”。重庆大学七彩动画城的团队成员们和爱心志愿者们力求践行青年之担当,化作八方之细流,全身心投入到灾后帮扶工作中。谷旭阳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灾难面前,每个个体都是渺小的,可当无数爱心汇集的时候,微光聚火,细流成洋,温暖的力量最抚人心。”

/ 媒体重大

47 浏览  ·  0 赞

【第1眼】他戒饮料不熬夜 只为帮助陌生的她

吴洁是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大二的学生。几年前,他自愿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行列。今年4月初,吴洁接到了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一名高中女生患者需要造血干细胞,血型和他较为匹配。 吴洁没有犹豫,立刻答应为对方捐献造血干细胞。不过,捐献远没有嘴上说的那么简单。一份优质的造血干细胞,首先就要求提供者必须身体健康。为了让接下来的配对手术进行顺利,吴洁做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其实不易的举动——他戒掉了可乐,也不再熬夜上网,把空余时间全部投身于体育锻炼。 在其后的一系列配对检查过程中,吴洁的指标全部合格。然而,就当捐献手术临近时,又出了新的状况——吴洁的父母突然出面阻止。吴洁耐心地向父母解释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的意义,最后终于取得了父母的支持。

/ 媒体重大

42 浏览  ·  0 赞

【重庆交广955】百年追梦人—扎根藏区 筑梦高原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青春奔跑者,深深扎根西藏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他们凭着一腔热血,让雪域高原的“格桑花”更加绚烂;他们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为建设西藏贡献青春力量。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聆听一曲为壮丽青春而唱响的援藏之歌。 黎江,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他是重庆大学万千学子中的一员,也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党员。在他散发着青春气息的档案袋里,留存着大学期间辗转数地支教的信息。而转眼间,他已带着自己的理想,去到西藏工作多年。 2012年,黎江考入重庆大学,在入学两个月之后,他就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谈起入党的初衷,黎江说:“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觉得党员是优秀学生的标志。如果自己能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就证明自己是一名优秀的学生了。” 学校一年一度的“百团纳新”活动开始后,黎江看到志愿者协会展出的照片里有几个小朋友,用十分简陋的绘画工具,特别认真地画画,那个场景让他感触特别深。黎江记起自己小时候在农村,也特别喜欢画画,但却无法得到专业的美术教育。现如今考到重大艺术学院学画画,黎江就想尽其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于是他决定参加支教,而支教的经历也伴随了黎江整个大学四年的寒暑假。大三那年,在黎江第三次参加支教时,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支教好比一首歌,其中有泪水也有欢笑。”黎江说,他支教的地方比较远,从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出发,到目的地需要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从刚开始学生们与他的疏离到后来师生间的亲密无间,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欢声笑语,都深深印刻在黎江心里。特别是最后一次去支教点时,学生们知道黎老师要走了,给他送了很多他们自己画的画,对比之前,绘画内容变得特别丰富,色彩也变得更加美丽了……这份通过辛勤付出而得到的回馈,也点亮温暖了黎江的青春。 2016年大学毕业,黎江选择了去西藏。 他援藏的地点,是西藏昌都市的左贡县田妥镇。黎江负责过当地宣传、党建、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等工作,曾担任纪委副书记、监察室副主任,现任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工作至今,他最大的感触是,大学四年学习与支教的经历为吃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每当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总有一个强悍的声音会从心底喊出来:我能坚持住! 黎江回忆当初援藏的想法,那也是在支教过程中渐渐产生的。每当接触到乡村纯朴的孩子们,他们贫瘠的物质生活,他们天真烂漫的笑,让他的心一点一点地起了变化,最终他决定:报名!援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选择是坚定的,但是现实中遇到的难题却一件接着一件。刚到昌都市的第二天,黎江就因为强烈的高原反应被送进到了市医院。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因为习惯而很快得到改善,但是语言障碍问题却不是那么快就能得到解决的。当时,黎江对藏语一窍不通,群众讲什么他完全听不懂,根本无法理解他们的需求,尽快过语言关,是黎江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刚开始,黎江下载了很多藏语翻译软件,但实际应用效果却并不理想,而且治标不治本。于是,他向当地的老同志、老教师学习藏语,同时利用相关书籍学习掌握关于吃穿住行的日常用语和农牧牲畜动物的名称,方便与当地群众沟通交流。工作过程中,他发现当地群众热衷看电视剧,就鼓励大家通过观看电视剧学说普通话。工作越来越深入后,站在群众面前,他们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者说出一个核心的词汇,黎江就立即能明白群众需要什么,他能为群众干什么。 自己能在藏区留下来,黎江说特别要感谢家人的支持。当初选择援藏,黎江父母是不理解的。黎江说:“组织上批准我第一次休假的时候,我就选择了坐飞机,直接飞回湖南,为的是拉近二老心理上的距离,让他们觉得原来回家这么方便。工作上的事情我也经常与他们分享,慢慢就打消了家人的顾虑。真是很感谢我的父母,从刚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鼓励我干好这方面的工作!”

/ 媒体重大

82 浏览  ·  0 赞

【重庆交广955】 百年追梦人—追求进步 见证曙光

胡新,生于1926年7月,湖南湘潭人。1946年至1950年就读于重庆大学矿冶系,且长期在重庆大学工作和生活,1959年11月至1963年10月赴苏联学习,期间曾任中共苏联科学院冶金研究所总支委员、副书记、书记,离休前,是重庆大学一名科研教学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1949年9月,老人在重庆大学读书期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有幸见证了重庆大学地下党组织发展的全过程。 让我们走进重庆大学档案馆,轻轻翻阅泛黄的档案,勾勒一位老党员的红色记忆,共同聆听一段历史的“声音”。 这位耄耋老人名叫胡新,生于1926年7月,湖南湘潭人。1946年至1950年就读于重庆大学矿冶系,且长期在重庆大学工作和生活,1959年11月至1963年10月赴苏联学习,期间曾任中共苏联科学院冶金研究所总支委员、副书记、书记,离休前,是重庆大学一名科研教学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1949年9月,老人在重庆大学读书期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有幸见证了重庆大学地下党组织发展的全过程。 翻开胡新老人的口述档案,他进步思想的发端得以见证:“我是在自贡专科学校读书时开始接触党的思想,那也是我接触进步思想的一个开端。当年西南地区普遍发行的《新华日报》,是我们学生喜欢阅读的报纸。从报纸中我们了解到国民党有准备打内战的迹象,感到国民党说一套做一套。这也是我见证进步与落后相斗争的一个开始。” 1946年的冬天,胡新作为矿冶系新生就读重庆大学刚3个月,北平发生了美国大兵强暴女大学生的“沈崇事件”。全国人民发出抗议的怒吼:“让美军滚出中国去!”游行队伍声势浩大、万人空巷,胡新行走在长长的抗暴游行队伍中,年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屈辱的现实和进步人士在捍卫民族独立、民族利益时的勇毅,让他坚定了追求进步的信念。 紧张的学习生活间隙,年方20的胡新开始接触学生中的进步组织。先是1947年,在党的领导下,重庆大学一些进步同学成立了“松光社”,社团每个礼拜都要举行一次政治讨论会。胡新加入并积极参加社里的活动。

/ 媒体重大

33 浏览  ·  0 赞

【第1眼】云端PK 14万余大学生参与这项创新创业大赛

为助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投身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创业创造,8月21日,历时4个月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圆满落幕。

/ 媒体重大

29 浏览  ·  0 赞

【重庆发布】重庆高校这些研究生党员、党支部入围全国百佳!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名单。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十二支部、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周言入围创建名单。

/ 媒体重大

45 浏览  ·  0 赞

【第一眼新闻】是轮也是腿 “陆地魔鬼鱼”亮相智博会

在今年的智博会线上展厅里,有一款机器人聚集了无数人的目光,它的名字叫:陆地魔鬼鱼。 这是来自重庆大学的“小型特种搜救机器人”,因为带着一条类似“魔鬼鱼”蝠鲼的长尾巴,所以研发团队给它起名“陆地魔鬼鱼”。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为它提供“视觉”和“听觉”,它的“腿”还能根据不同地面进行变形。 攀爬楼梯、翻越丛林,都不在话下。而能够拥有如此出众的能力,“陆地魔鬼鱼”经过了反复打磨。从2018年研发开始,它已三次迭代升级,能够在有毒、有辐射等人类无法进入的环境中,完成搜索工作,传感距离最远可达5公里。

/ 媒体重大

28 浏览  ·  0 赞

【上游新闻】风光电一体化房屋 “电子鼻”鉴别中药……重庆大学黑科技亮相智博会

8月23日,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简称2021智博会)将在重庆国博中心开幕。重庆大学发挥多学科优势,聚焦智能化发展,携37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智能技术线上展厅,参展成果既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高精尖技术,也有即将进行成果转化走向市场的应用型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大学牵头建设的“超瞬态实验装置”首次亮相智博会,该装置是重庆市首个大科学装置,也是国际上首次提出两种探针相互耦合的大科学装置。装置将面向国内外开展合作共建,联合国内外优秀科技力量,共同发现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升重庆科技创新中心在全国乃至国际的影响力。 在重庆大学展厅,这幢名为风光电一体化低能耗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房屋智能化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幢房屋是利用经历了8度罕遇双向地震振动台试验的足尺模型重建起来的,用厚仅1.2至1.8毫米的冷弯(一种可在常温下对钢板进行随意弯折的技术)薄壁纯钢板制造,很轻但抗震性能超强。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区别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这幢房屋像搭积木一样装配式修建,搭建过程无噪音、无粉尘、无污水污染。同时,房屋装修采用风光电一体化技术,室内新风系统采用高效热回收技术,既能减少室内冷热量损耗又可以提升室内空气品质及居住舒适性。室内用电系统则利用光伏和风力发电互补,同时采用蓄电池储能系统,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既节约用电又保障用电安全。 这种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房屋适用于建造住宅、学校、医院与绿色小镇等建筑,符合国家城镇化建设的重大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媒体重大

14 浏览  ·  0 赞

【重庆晨报】​重大19位博士"组团出道 ":拍科普视频圈粉近百万

在未来,科研与商业,将以何种方式嫁接呢?对此,重大博士团给出了一种答案:从实验室走出去,告诉大众我是谁,我能做什么。 "600多年的故宫,为什么抗震能力比世界大部分建筑都强?" "砌砖机器人的出现,会取代人工吗?" “除了中国三峡大坝,你还知道哪些水电站?” 这三个问题分别来自于西瓜视频上的三位博主:祥子博士、宋钱博士和小曾博士。除了相同的学历背景,他们还有着更深层的关系:祥子博士和小曾博士是夫妻,宋钱博士是小曾博士在重庆大学机械系的直系师弟。同时,他们还同属一个小团队——重庆大学视频博士团。这个「团」里共有十九位博士。

/ 媒体重大

54 浏览  ·  0 赞

【上游新闻】展示智能产业新成果、科普智能时代 “解码智能时代2021”丛书正式发布

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2021智博会”)将于8月23日至25日在重庆举行。2021智博会将坚持“线上线下结合,线上为主”的原则,利用最新数字技术呈现极具科技感的开幕式、主论坛及各分论坛活动。 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2021智博会”)将于8月23日至25日在重庆举行。2021智博会将坚持“线上线下结合,线上为主”的原则,利用最新数字技术呈现极具科技感的开幕式、主论坛及各分论坛活动。 8月16日,2021智博会开幕前夕,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主办、重庆大学出版社承办的“解码智能时代 阅读精彩世界”新书发布与文化沙龙活动在重庆渝北仙桃数据谷会议中心举行。活动上,作为伴随智博会而生的系列图书——“解码智能时代2021”丛书也正式发布。

/ 媒体重大

14 浏览  ·  0 赞
12 3 4

弹层标题,可不要

弹层内容随便写,如需换行用
,或者

标签,随意随意~~~~
可以放很多文字呀~~~~啦啦啦,还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