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生于1926年7月,湖南湘潭人。1946年至1950年就读于重庆大学矿冶系,且长期在重庆大学工作和生活,1959年11月至1963年10月赴苏联学习,期间曾任中共苏联科学院冶金研究所总支委员、副书记、书记,离休前,是重庆大学一名科研教学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1949年9月,老人在重庆大学读书期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有幸见证了重庆大学地下党组织发展的全过程。
让我们走进重庆大学档案馆,轻轻翻阅泛黄的档案,勾勒一位老党员的红色记忆,共同聆听一段历史的“声音”。
这位耄耋老人名叫胡新,生于1926年7月,湖南湘潭人。1946年至1950年就读于重庆大学矿冶系,且长期在重庆大学工作和生活,1959年11月至1963年10月赴苏联学习,期间曾任中共苏联科学院冶金研究所总支委员、副书记、书记,离休前,是重庆大学一名科研教学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1949年9月,老人在重庆大学读书期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有幸见证了重庆大学地下党组织发展的全过程。
翻开胡新老人的口述档案,他进步思想的发端得以见证:“我是在自贡专科学校读书时开始接触党的思想,那也是我接触进步思想的一个开端。当年西南地区普遍发行的《新华日报》,是我们学生喜欢阅读的报纸。从报纸中我们了解到国民党有准备打内战的迹象,感到国民党说一套做一套。这也是我见证进步与落后相斗争的一个开始。”
1946年的冬天,胡新作为矿冶系新生就读重庆大学刚3个月,北平发生了美国大兵强暴女大学生的“沈崇事件”。全国人民发出抗议的怒吼:“让美军滚出中国去!”游行队伍声势浩大、万人空巷,胡新行走在长长的抗暴游行队伍中,年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屈辱的现实和进步人士在捍卫民族独立、民族利益时的勇毅,让他坚定了追求进步的信念。
紧张的学习生活间隙,年方20的胡新开始接触学生中的进步组织。先是1947年,在党的领导下,重庆大学一些进步同学成立了“松光社”,社团每个礼拜都要举行一次政治讨论会。胡新加入并积极参加社里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