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特藏

总计 221168 今日 0

由 2717 人贡献上传

全部类型
  • 全部类型

    包含图片、视频、音频的全部格式

  • 图片

    仅查阅图片格式,包含照片、纸本扫描等

  • 视频

    仅查阅视频格式,包含课程、纪录片、影视作品等

  • 音频

    仅查阅音频格式,包含录音、歌曲、音乐等

智能排序
  • 智能排序

    根据用户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显示方式

  • 最新发布

    按照发布时间倒序排列的显示方式

  • 人气排序

    根据资源点赞分享数据排序的显示方式

  • 热门排序

    根据发布者、资源的阅读量排序的显示方式

缩略图模式
  • 缩略图模式
  • 列表模式

风采展示|红岩精神永放光芒,重大学子砥砺奋进—— “‘疫’路有我”团队

化学化工学院“‘疫’路有我”团队围绕虎溪校区内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的系列事迹展开调研,以“线上+线下”形式就解封前后同学们的心理状况、对疫情防控知识的了解情况等进行详细探讨,为疫情防控贡献磅礴青春力量。

/ 校园活动

84 浏览  ·  0 赞

风采展示|红岩精神永放光芒,重大学子砥砺奋进—— “赤子红岩”团队

电气工程学院“赤子红岩”团队前往渣滓洞、白公馆、红岩革命纪念馆等红色革命基地实地考察、走访调研,深入学习红岩精神,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高尚情操、革命气节和优良作风,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 校园活动

69 浏览  ·  0 赞

风采展示|红岩精神永放光芒,重大学子砥砺奋进—— “红岩”团队

公共管理学院“红岩”团队与重庆大学校史宣讲团的师生合作,面向重庆大学附属小学开展红岩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红岩队的同学们担任活动总策划、讲解员和志愿者等多种工作,赢得附小师生的一致好评,并与附小达成长期合作。活动采用走入课堂、迎进校园等多种方式,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

/ 校园活动

145 浏览  ·  0 赞

风采展示|红岩精神永放光芒,重大学子砥砺奋进—— “吃水不忘挖井人”团队

公共管理学院“吃水不忘挖井人”团队前往歌乐山烈士陵园,实地了解和感受革命烈士们英勇斗争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英雄模范人物的感人故事,体会革命先烈们留下的红岩精神。团队在美瑞嘉年颐养老年公寓开展志愿活动,探望退伍老兵,进一步追寻红色历史印记,聆听革命历史,接受红色教育。

/ 校园活动

34 浏览  ·  0 赞

风采展示|红岩精神永放光芒,重大学子砥砺奋进—— “千里一人”团队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千里一人”团队实地参观八路军办事处旧址、桂馆和周公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以青年学生代表的身份积极参与《沁园春·雪》诗歌朗诵比赛,学思践悟,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校园活动

24 浏览  ·  0 赞

风采展示|红岩精神永放光芒,重大学子砥砺奋进—— “闪闪红星在我心”团队

土木工程学院“闪闪红星在我”红岩实践队以“讲好英雄故事,感悟红岩精神”为主题,前往红岩革命纪念馆、周公馆进行实地参观,开展场景式、浸润式实践学习,同时通过采访馆内游客、派发宣传页等方式,进一步传播红岩精神。成员们将更加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 校园活动

31 浏览  ·  0 赞

风采展示|红岩精神永放光芒,重大学子砥砺奋进—— “铭心聚力”团队

生物工程学院“铭心聚力”团队围绕“讲好英雄故事,感悟红岩精神”主题开展红岩实践活动。成员为社区老人开设了智慧助老公开课,帮助老年人更好融入网络世界;慰问康复中心的小朋友,协助老师开展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前往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缅怀先烈,激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 校园活动

42 浏览  ·  0 赞

风采展示|红岩精神永放光芒,重大学子砥砺奋进——“红色筑梦”团队

法学院“红色筑梦”团队以“讲好英雄故事,感悟红岩精神”为初心,依托重庆红岩特色红色资源,通过考察红岩文化实践基地等活动,采取“线下录制+视频宣讲+线上传播”的“云”宣讲模式,引导广大群众学习了解红岩先烈事迹,理解红岩革命精神,坚定中国道路,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 校园活动

10 浏览  ·  0 赞

风采展示|红岩精神永放光芒,重大学子砥砺奋进—— “博硕红岩先锋”团队

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博硕红岩先锋”团队以“讲好英雄故事,感悟红岩精神”的主题,通过调研学院“聂荣臻班级”相关资料、实地参观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采访首届“聂荣臻班”辅导员等形式,缅怀聂荣臻元帅,深刻感悟红岩精神的时代内涵,以实际行动做到“传承红岩精神,争做时代先锋”。

/ 校园活动

33 浏览  ·  0 赞

风采展示|红岩精神永放光芒,重大学子砥砺奋进——“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团队

法学院“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团队31名成员深入沙坪坝区丰文街道崇贤社区、沙坪坝街道南友村社区、沙坪坝街道新华村社区等基层开展社区专题普法、法律援助进家门、法律援助值班等形式多样的普法工作,践行红岩精神,努力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得到社区居民一致好评。

/ 校园活动

33 浏览  ·  0 赞

风采展示|红岩精神永放光芒,重大学子砥砺奋进—— “红岩行”团队

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红岩行”团队以“讲好英雄故事,感悟红岩精神”为主题在重庆大学、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金彰小学等地开展实践活动。活动围绕红岩精神录制红岩党课视频2期,创办“重大红岩行团队”公众号,制作重庆市红色基地说明书1份,累计发放问卷80余份,实践成效累计辐射1000余人。通过多元丰富的活动形式将红岩精神传播到更广更深的地方,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贡献青春力量。

/ 校园活动

28 浏览  ·  0 赞

风采展示|红岩精神永放光芒,重大学子砥砺奋进—— “土木战‘疫’,功成有我”团队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战‘疫’,功成有我”团队以土木学院暖通专业为主体,联合建筑学院和经管学院组成8人实践团。实地调研疫情防控期间重庆市建筑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情况,对空调运维团队进行正确指导和建议,降低新冠病毒经空调系统传播扩散的风险。同时实践团成员积极与沙坪坝区疾控中心进行线上政策访谈,邀请专业导师线下授课,学习行业专家主题讲堂。

/ 校园活动

10 浏览  ·  0 赞

暑期实践 | “在家测心电!”重庆大学学子将自研设备落地乡村

“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的重庆市武隆区堰塘村与武隆城区和仙女山景区相隔十余公里,3年前这里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最近,村里留守老人的健康检测问题又让村党支部书记杨晓明犯起了难。 7月4日,重庆大学“寻访美丽乡村,对话多彩武隆”实践队走进武隆堰塘村,就当地“医院远”“就医难”问题展开实地调研。据杨晓明书记介绍,武隆堰塘村有大量留守老人,老年群体随着自身生理机能退化对健康问题重视度提高,但囿于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难以实现重大疾病就近就医。“如果想检测心电信号的话,需要坐四十来分钟的车到市区医院。” 一位堰塘村村民说道,“去趟武隆县城很麻烦,每次还要花不少钱,没啥严重的病我们都不往医院跑。”

/ 校园活动

7 浏览  ·  0 赞

别怕,那片纯净的大麦地仍在 | 咏经典•《青铜葵花》

在一片葵花田里,吹拂过徐徐夏风;从浸水的竹篮里,咬住一尾芦根的清凉。这个叫大麦地的地方,安静而美丽。《青铜葵花》的故事也在此展开。一个特别的机缘,城市姑娘葵花与乡村哑巴男孩青铜成为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一起经历着苦难。12岁那年,命运又将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从此只能常常遥遥芦荡的尽头,遥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这是一部运用童年视角,叙写乡村记忆的小说。小说承载了曹文轩一贯对于诗性浪漫的追求,使读者在充满诗意的笔触下重回旧时江南,感受铺面而来的氤氲水汽与无处不在的乡情乡思。作为一部长篇儿童小说,它深挖苦难背后的美感,以诗般的笔调叙写童趣、童真,也用厚重的笔力挖掘出人性的永恒闪光。而文章的主题就像是一颗被精心打磨的多面宝石,站在不同的切面,读者可以欣赏到它折射出不同的光芒。 从大麦地每个人的身上去寻找类似的特性,那或许便是孤独。“葵花很孤独,是那种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而却看不见另外任何一只鸟的孤独。”当一个人在荒野中吞咽寂寞的时候,他或许能勉强忍受孤独;但当他身处人群之中却依然孑然独行时,孤独就变得难以承受起来。正如艾米莉狄金森于诗中所述,“假如我没有见过太阳,我也许会忍受黑暗;可如今,太阳把我的寂寞,照耀得更加荒凉。”而作为从城市来到农村的葵花,虽是处在充满着童真的年龄,也因为生活环境的巨大反差与紧随其后给予她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而在心里无可避免地感到孤独。而哥哥青铜也因为一直渴望的“上学梦”常常感到孤独。用作者的话概括,这便是“小孩独属小孩的孤独”。在我们成长的旅途中,童真会随着岁月而褪去,就像大麦地的其他人,他们也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他们也会有各自不同的孤独时刻,要独自面对与承受那些苦难的岁月。 或许大麦地里的每个人各有各的孤独,但是这一家人,在动荡的岁月里依旧紧紧抱住彼此。葵花一家人的故事,虽时常有忧愁,会为生活所累,也常被孤独所羁绊,但这些苦痛最终都能被独属于亲情的融融暖意驱散。家人用心呵护小葵花的成长,葵花也用一颗感恩和童真的心来呼应这一份呵护,整本书都缓缓流淌着亲情与爱的协奏曲,感动着你我。青铜身上有着纯真稚子最美好的品格,虽然行事方式带着小孩子的冲动,但是却能在他身上深刻地体会何谓赤子之心。青铜心底一直怀揣着一个读书上学的梦想,面对自己心底深处扎根许久的梦想,青铜何尝不想抓住机会去圆梦呢,但他无法眼睁睁看着妹妹丧失上学的机会,所以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妹妹。或许一个人是孤独的,但是在散发着无比温暖,无比炽热光芒的家人身边,在这一家人给予的温情与爱意之中,我们更能感受到一种勃发的生命力与紧紧相依的希望。 看着书中亲人之间的爱意,或许我们会不由地扪心自问:那幼时岁月里贪吃的糖果,是谁信手拈来?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饭菜,又是谁精心烧制?我们或许都会习惯性忽视那些稀松平常,可这些,却都是亲人赋予的爱的明证。这份情,盈盈如星,却也灼灼如火,盛放在我们的人生中,绵长而隽永。

/ 校园活动

199 浏览  ·  0 赞

夏日图集 | 芳草未歇,绿荫蝉鸣——他明白

他明白 夏日的柔荑在 万物烟火中的三三两两点点 恰是落日余晖的眸子 唤起归家狸奴的驻足 抬爪 将眷恋缱绻于莲花等待绽颜的霎那 为将夏日的余晖拉长 你把等待拾起 于荷莲中 轻嗅余光

/ 校园活动

13 浏览  ·  0 赞

夏日图集 | 芳草未歇,绿荫蝉鸣——草地

线杆勾勒出白云模样 一瓶柠檬味的汽水 一片红瓤的西瓜 我的夏天 便是躺在草地 猜想蝴蝶 是否曾落在路边 那朵不起眼的白色小花上 你的眼 如那慵懒的猫儿一般 醺醉且浪漫 但又是否曾停留于我的身旁

/ 校园活动

6 浏览  ·  0 赞

夏日图集 | 芳草未歇,绿荫蝉鸣——夏日 生生不息

夏日迟迟,黄昏清澈 落日藏在树中 听风声亲吻云朵 轻盈的脚步踩碎了午后的阳光 指尖的旋律从儿时悠扬起 请让我在这旧时光里 再舞一曲

/ 校园活动

6 浏览  ·  0 赞

铭人志|在会计原野上,我撒下第一粒种子

“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虽说从旧石器时代起便出现了“会计”的雏形,但自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起源,历经了大两百年的惊涛骇浪,期间几易初法,才最终形成了我们今日所见之“会计”。会计,才真正地成为一门学科。 而中国现代会计之父、重庆大学教授——潘序伦先生,便是会计这片原野的开拓者。许是家庭书香的浸染,在其他孩子还懵懂无知之时,潘序伦便早早开始了自己的读书生涯。然而,潘序伦的读书生涯却漫长而坎坷。他先是因卷入交白卷风波被退学,又转而考入南京政法大学,但学校不久被勒令停办,他又离校考入南京海军军官学校无线电收发班,最终得以潜心继续学业。毕业后,他曾辗转各地,只为生计。对于渴望学有所成、报效国家的他,怎会甘心长久如此,无法自在地施展拳脚呢? 而要振兴当时的中国,若仅靠一腔热血,缺了眼界与知识,实践与反思,只会在现实中屡屡碰壁。潘序伦正是深知这点,因此未曾放弃过升学深造的想法,期待日后能以西学融古道,以实践振中华。也在此时,向来对他赞赏有加的黄炎培为他提供了一个去大洋彼岸学习的机会——1919年,26岁的潘序伦破格进入到上海圣约翰大学进修,并在两年后取得文学学士学位,后保送至美国哈佛大学商业管理学院选学会计学科,这为他开辟会计原野的大道铺就了第一块石板砖。

/ 校园活动

11 浏览  ·  0 赞

风物志 | 夏天,水珠的记忆

四季,原本是因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形成的科学名词。可人们说起四季,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它们承载的记忆,像是春天和好友一同去踏一次青,或是冬天那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而今正值盛夏,关于它的记忆,处在川渝地带的人们总能品出点不一样的滋味。 01 不似北方的干热,重庆夏日的空气总是闷湿的,就算偶尔刮过几丝风,也会挟着热气从你的衣角里钻进去。阳光晒过的每一处都变成焦黄色,路面上坑坑洼洼的水泥地反着银光。树木静静立着,淌着汗的人们默契地躲进树荫里,猫猫狗狗都瘫在影子下,江面上也萦绕着水汽,每处都像是洗过了一个热水澡。山城的蚊虫也是要多一点,特别是在夏天,蚊虫很毒,咬人身上好几处红肿才肯善罢甘休。外地人见到体型巨大的虫子常会受到惊吓,为此萌生出几句抱怨的话。 02 在这种魔幻的气候下,“少出门”已经成为了每个重庆人的共识。可能只有在这个时候,重庆人对火锅的喜爱才会降下三分,并转头扎进卖冰粉凉虾的小摊里。冰粉的口感和果冻有些相似,呈块状,被气泡包裹,在红糖水里却看不出什么形状和轮廓。嬢嬢摊上的冰粉一般都是自己手搓的,没有那么多五花八门的小料。把红糖浆倒进改过刀的冰粉里,撒上花生或芝麻粒,足够了。但是它的消暑功效,可比冰柜里各式各样的雪糕、冰水有用多了。用塑料小勺子挖一口混着红糖水的冰粉,把它小心翼翼送到嘴中时,首先感受到的是清凉。接着,红糖水的甜味渐渐蔓延开,滑到每个角落。冰粉就在嘴中跳跃着,溜进胃里,泛红的脸蛋都为此镇定下来,燥热的心也终于归于平静。 03 在重庆,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魅力。而藏在其中的食物,像是冬天冒热气的火锅和糍粑,夏天清凉的冰粉,总能让季节这个抽象的概念沾染上具象的味道。夏是热的,但一提到这个季节,人们想到的食物和画面却都是清凉的。冰粉就是这样的一种食物,那么不起眼的一小碗,隐藏在街头巷尾,却能浇灭胃里的热气,只让人觉得爽快、舒畅。 对于重大人来说,“舌尖上的夏天”不止有冰粉,还有每家超市门口的小冰柜里堆在一起的绿豆沙冰。在学校里,相比起不知何时会出现的“雪糕刺客”和琳琅满目难以选择的各色饮料,大家都更倾向于去小卖部里买上几杯绿豆沙冰。刚打完几场篮球赛的队员,一下课就冲向食堂的学生,都贪恋那一口清凉的滋味。吸管插进杯子里发出清脆的声响,杯壁沁着密密麻麻的水珠,甘甜的绿豆汤混着细碎的沙冰被一同吸入口中,让人发出舒爽的喟叹。 04 只存在于夏天的记忆,是漂浮在湿润的水雾中的。剥去那层闷热的外衣,人们往往能从夏天的水汽中品出点别的滋味。 夏季一向很安静。白天的安静是带些烦闷的,是因为人们忍受不了超高温,不得不蜷缩在房间里。到了夜晚,那种静谧的氛围就变得柔和,加上了灯光滤镜,也掺杂着欢声笑语。操场只有到了晚上才会热闹起来。跑步的人不像冬天那么多了,但会有人选择三两成群吹吹难得的凉风。六七月正是分别的时候,学生们也总会选择在这时候放肆一把,围在一起唱几首歌,讲一讲以后的打算,说几句珍重的话,然后再趁着没人注意把眼泪擦干。那时候就顾不上天气炎热,潮湿难忍,只想着该如何释放这热烈的青春了。明明是在夜晚,我们抬头看到的却是耀眼的星空和属于盛夏不朽的自由。这可能也是“盛夏”一词总与青春挂钩的缘由,炽热的不是夏天,而是在夏天相聚的人和事。 对于重庆这座城市而言,夏天并不止是一个湿热难耐的季节。它深深地勾连着每一处清凉的美好,把人们对于山城的记忆氤氲在漂浮的水雾里。想起每一刻只有在此地才能感受到的琐碎与喧嚣,重庆的夏天,也就不觉得那么闷热了。

/ 校园活动

30 浏览  ·  0 赞

来日再见,祝你一路顺风 | 青年前“研”

当这一天终于来临,校园里的一切都是你深情的缘由。 看向钟塔的眼神会比以往专注许多,经过民主湖的时候脚步会比从前慢一些,甚至虎溪的湖面泛起的微波都是内心的牵挂。六月即将画上句号,新的列车就要出发。离别的日子各不相同,走出校门的时刻晨昏各异,无论是谁,无论早晚,今天,青年前“研”祝你一路顺风。 披上学位服,穗带从一边拨向另一边,这是一场和过去告别的仪式。过去的事情太多,多得无法一一细数,但一定有许多重要时刻铭刻在心。第一次登台迎接掌声、第一次发言接受致意、第一次获奖收获幸福······意气风发的自己总是那么耀眼璀璨;第一次与黑夜相伴直到日出、第一次孜孜以求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第一次喜欢一个人而无法相伴而行······落寞失意的时刻也是默默藏在心底的某个角落。往事随风飘散,走过那么多日子,站在今天,真希望你觉得现在的自己,挺好的。

/ 校园活动

12 浏览  ·  0 赞
1...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 391

弹层标题,可不要

弹层内容随便写,如需换行用
,或者

标签,随意随意~~~~
可以放很多文字呀~~~~啦啦啦,还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