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特藏

总计 222592 今日 0

由 2721 人贡献上传

全部
此分类下暂无内容
全部类型
  • 全部类型

    包含图片、视频、音频的全部格式

  • 图片

    仅查阅图片格式,包含照片、纸本扫描等

  • 视频

    仅查阅视频格式,包含课程、纪录片、影视作品等

  • 音频

    仅查阅音频格式,包含录音、歌曲、音乐等

智能排序
  • 智能排序

    根据用户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显示方式

  • 最新发布

    按照发布时间倒序排列的显示方式

  • 人气排序

    根据资源点赞分享数据排序的显示方式

  • 热门排序

    根据发布者、资源的阅读量排序的显示方式

缩略图模式
  • 缩略图模式
  • 列表模式

新篇章,新征程 | “重大杯”本科生足球甲级联赛第五周战报来袭!

12.09周四 电气VS法新 3:2 电气胜随着第五周比赛的落幕,球员们也越来越进入状态。 一个足球,一身球衣,一路热血沸腾。 一腔热血,一往无前,一路激情澎湃。 祝愿球员们能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有出彩的表现,也欢迎大家来现场为他们加油助威!

/ 校园活动

54 浏览  ·  0 赞

土木工程学院第三十五届“冬之声”迎新晚会 | 霓光虹影 夜梦星都!

时间如流沙般悄然划过指尖,二零二一年正在走向它最后的归宿。而与冬日暖阳一起到来的,便是我们期待已久的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第三十五届“冬之声”迎新晚会! “冬之声”迎新晚会是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历史最悠久、筹备时间最长、最能体现当代大学生青春活力的迎新晚会。晚会从十月中旬开始筹备,一直持续到十二月,参演节目经过初选、复选、彩排、正式演出四个环节,历经严格的筛选和精细的调整,最终将呈现一场视听盛宴! 与此同时,在“冬之声”颁奖环节,还将颁发土木工程学院文体活动奖项和学院同学荣获的市级、国家级奖项。在这里,有创意舞蹈、爆燃说唱、轻歌曼舞……在冬之声的晚会现场,满足你的想象!

/ 校园活动

58 浏览  ·  0 赞

辩论赛 | 大决赛反方外国语学院苁蓉以队介绍!

小组赛 GROUP STAGE 第一轮 外国语学院苁蓉以队VS法学与新闻夜航船队| 外国语学院苁蓉以队胜 第二轮 工程与能源孤狼队VS外国语学院苁蓉以队 | 外国语学院苁蓉以队胜 复赛 QUARTER-FINAL 外国语学院苁蓉以队VS管理与经济朱雀队 | 外国语学院苁蓉以队胜 半决赛 SEMI-FINAL 外国语学院苁蓉以队VS管理与经济蟹堡王队 | 外国语学院苁蓉以队胜

/ 校园活动

124 浏览  ·  0 赞

辩论赛 | 大决赛正方法学与新闻天权队介绍!

辨今之大事,论我之未来。 这,是一场听觉的盛宴, 这,是一次思想的狂欢。 重庆大学第一届华语辩论新生锦标赛决赛,一场才华巅峰的对决,盛邀你的关注! 团队介绍: 枢为天,璇为地,玑为人,权为时,衡为音,开阳为律,摇光为星。天权星,是北斗七星的第四颗星,也是斗柄与斗勺的连接星。北斗七星为迷途之人指明方向,象征着引辩论中的我们拨开迷雾见真相、探寻辩题背后的奥秘;天权亦为平衡,这与辩论赛的宗旨不谋而合,公平公正的辩论赛为每一位辩手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宇宙之大,生命之微,云遮夜月,星辰生辉。我们为星辰,在寂寂长夜里,探寻奥秘;我们执天平,在风起云涌的辩场上,权衡伪真。 决赛口号:论辩古今,张驰天下,权衡正义,经纬春秋。

/ 校园活动

85 浏览  ·  0 赞

光影访谈录 | 摄影大赛特辑

你们好!非常感谢你们能接受《光影访谈录》的采访。我们很想知道第一次接触相机是什么时候?能分享下第一次使用相机的故事么? 焦乙枭: 第一次接触相机大概在14年的时候,那时候刚上大一,相机市场还是单反的时代。当时同班有一位好哥们有一台尼康D5300,因为要拍摄一场活动他无法参加,所以委托我前去并将相机也借给了我。由于当时情况紧急,还没读过说明书只能临场发挥。尼康的老型号单反上一般是带内置闪光灯的,并且有AUTO档和P档之分,二者都是自动档,区别是前者在光线不足的时候会自动弹起闪光灯,当然当时的我对这些还一知半解。所以在这次拍摄中,出现了很多被闪光灯的硬光所毁掉的照片,活动中频繁亮起的闪光灯也成了这次拍摄的黑历史。 曾星星: 第一次接触相机是大三的冬天,那年杭州下了场特别大的雪,我一南方人特别开心,一大早跑出去拍各种雪景,但是当时只有手机去拍照就特别遗憾,又看到身边有相机的同学拍出的雪景特别好看,于是一冲动就买了相机,希望下次下雪的时候能有足够的设备去拍。虽然后来直到我毕业再也没有遇到过那年冬天那么大的雪了。但是不太记得第一次使用具体是拍什么了,拿到新相机很新奇什么都拍拍,拍什么都觉得好看。

/ 校园活动

49 浏览  ·  0 赞

2022年重庆大学研究生元旦综艺晚会的祝福

2022年即将拉开序幕 今年的愿望随着十二月的末尾慢慢隐去 而新的一年又充满了新的期待 屏幕前的你是不是已经悄悄许下新年愿望 一起看看大家的新年愿望吧

/ 校园活动

72 浏览  ·  0 赞

2022年重庆大学研究生元旦综艺晚会直击现场

2021年12月16日晚 重庆大学2022年研究生元旦综艺晚会 在B区科学会堂圆满举行 为了晚会的顺利举办 工作人员和表演者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无论是演出者还是工作人员 正是有他们在幕后的辛勤付出 才能有在台前的精彩演出

/ 校园活动

80 浏览  ·  0 赞

2022年重庆大学研究生元旦综艺晚会——幕后 辛勤付出

主持人做到全程与搭档互动、串场彩排过程中,工作人员、导演都十分细心,对于部分细节、串词的修改都会及时耐心地沟通。执行导演主要负责对整体工作的统筹策划,推文和宣传品等渠道推广。道具组主要有8-9人,我们主要负责在节目表演时放置与撤离道具,当前台和后台缺人时会从我们组抽调分配。音控组的工作主要包括背景试音、话筒调音、侧屏以及主屏的投屏,背景音乐部分。

/ 校园活动

57 浏览  ·  0 赞

重大街拍Vol.18 | CQUer's 冬日暖阳 ——甜美学院风

韩剧里男女主的既视感 一套粉白拼接羊羔绒情侣外套 搭配白色阔腿裤 羊羔绒真的是情侣过冬必备 过冬就要穿的毛绒绒才显得更加暖和 显得既甜美又带有活力~ 两个人一起做两只可爱的小羊羔

/ 校园活动

36 浏览  ·  0 赞

榜样的力量 | 文瑶——勇往直前,不留遗憾

当提到研究生求学期间比较难忘的经历,她耐心地作了如下分享。 2019年10月12日,重庆大学喜迎90周年华诞,她有幸作为校庆联络员,协助老师接待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一行人,顺利完成机场接送、行程安排、纪念大会引导等工作。 并在10月26日上午,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在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60周年庆典大会发言。 能为校庆和院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倍感荣幸,能得到老师们对个人工作上的认可和支持更是让她深受鼓舞。 她还提及初中班主任吴琳老师在自己初中毕业后送了一幅十字绣“天道酬勤”,至今还放在家里。虽然已是久远的往事,感动之余,恩师的谆谆教诲仍铭记于心,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激励她不断前行,去领略不同的风景。 当谈到明年的工作科研规划,她计划在三月份前完成大论文,六月份进行论文答辩,正式毕业,同时希望能收到理想工作的offer,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

/ 校园活动

295 浏览  ·  0 赞

榜样的力量 | 文瑶——投入热爱,丰富生活

博士阶段的学术任务和科研压力还是比较重,就她自身而言,通常不会占用正常工作时间去干其他事,作为学生也要懂得“在其位,谋其事”。 关于如何平衡自己的娱乐时间与科研工作时间,她说道弦绷得太紧容易断,一定要松弛有度,安排适当的时间放松自己,释放压力。 她平时喜欢打羽毛球,健身房跑步,听音乐,还有美食等等。谈及音乐,她非常喜欢林俊杰《不为谁而作的歌》中的一句歌词“梦为努力浇了水,爱在背后往前推,当我抬起头才发现,你是不是忘了谁”,学会感谢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也感谢努力坚持的自己。 她很热爱羽毛球这项运动,也是自动化学院的院队成员之一,平时会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羽毛球比赛活动。 前段时间和球队小伙伴前往观看了重庆大学2021年教职工羽毛球比赛,有幸跟奥运冠军李雪芮老师合影留念,非常开心。 还有秋日限定的虎溪银杏当然不能错过,闲暇之余,喜欢跟朋友出去赏景拍照。

/ 校园活动

198 浏览  ·  0 赞

榜样的力量 | 文瑶——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论文发表以及项目申请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其中需要耐心、恒心去解决路上出现的许多问题。 2020年6月至7月申报的一个合作项目让她印象深刻,当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经常从早上九点工作到凌晨一两点。由于以前从未接触过该项目的研究领域,从申请书的撰写到PPT的制作过程是体力和脑力的双重煎熬。 但是苦中也有快乐,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师弟师妹们的互相打气都是自己前进的动力,看到了重大最晚的夜景,不断刷新回宿舍的晚归记录。 科研的道路漫长而艰辛,读博的压力比想象中更大,她觉得积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有些无法改变的事情你只能去接受它,接受的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不断努力终将到达目的地,要相信美好的未来值得期待~ 另外对于写论文的技巧以及学习专业英语的好习惯她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写论文首先是要阅读大量文献,并且是相关领域的顶级期刊高质量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方向和技术算法,多思考,勤总结。关于英语方面,需要多写多读多看英文文献,practice makes perfect,养成记录专业词汇的习惯,尽量理解每一段话是什么意思,减轻对翻译软件的依赖性。 对于如何更好了解自己的研究领域这一问题,她认为除了看相关文献和与导师沟通,积极参与国内外相关会议或者论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解自己所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和创新趋势。

/ 校园活动

95 浏览  ·  0 赞

榜样的力量 | 文瑶——主动探索,厚积薄发

研究生入学初,导师苏晓杰教授就对她寄予全力的支持和殷切的期望。研究生期间,论文选题、文章撰写、期刊投稿等方面都离不开苏老师的悉心指导。 提及研究生期间导师给予了哪些帮助,她表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苏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对学生的细心引导让人获益匪浅。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是她晚上十点多把一篇论文的审稿意见发给苏老师,第二天凌晨三点左右苏老师将意见反馈给了她,这件事使她备受鼓舞。 另一方面是自我约束,言传身教。苏老师在科研素养和专业能力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同时也严于律己,毫不松懈。经常实验室的同学们晚上离开时,苏老师还在办公室工作。

/ 校园活动

65 浏览  ·  0 赞

榜样的力量 | 蒋怡夏——“别给自己设限, 勇敢去试错吧”

蒋怡夏和她的男朋友是在研一开学前的一个夏令营支教项目上认识的,两人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他是个资深的电影爱好者。毕业前他是浙江大学话剧社的社长,自己也会演话剧,导演话剧。”虽然一直是异地恋,他们也常常一起投递简历,经过面试筛选,去做电影展的志愿者和实习生。“我觉得大家多参与一些志愿活动和实习挺好的,可以认识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欣赏的事物也差不多的人。” “我们的性格都带点天真和理想主义,而且可能受他的影响,现在我的得失心放得平一些了。”蒋怡夏说:“男朋友是学教育专业的,他的想法非常单纯、纯粹,认为只要能从事教育行业,不管教哪个阶段的学生都很好。”她觉得从前自己会想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否则便心有不甘,但现在认为只要在做的是喜欢的事情,那就去享受它,从中找到乐趣,这一点才更重要。 蒋怡夏说自己一直很喜欢两句话,一是里尔克的那句“我可能什么都想要:那无限回旋的黑暗,以及每一个步伐升盈令人战栗的瞬间。”她说,当爱好成为专业以后,不仅要常常自我审视,也要接受外界的审视,而到底是要坚持自己,还是追求世俗的认可?到底想要什么?或者什么都想要?要怎么平衡好这两者之间,会是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课题。 另外一句话是使用地图导航时常听到的“虽然前方道路拥堵,但您仍在最优路线上。”蒋怡夏说,每次听到这句话都觉得很给人力量,她经常这么鼓励自己:生活固然有他沉重的一面,但要尽量积极地面对它,仿佛是在过一种体验式的人生,相信自己还在最好的一条路上,不管前方道路怎么拥堵。

/ 校园活动

143 浏览  ·  0 赞

榜样的力量 | 蒋怡夏——“解决自己课题, 慢一点也没关系”

虽然创作的短片获得了国内外大小奖项,但蒋怡夏认为自己的阅历尚浅,看待事物深度还不够,只希望可以尽自己所能,创作有深度有温度的作品。她和师哥师姐一起导演合作,拍摄了一部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主题的短片,想要用镜头给予独居患病老人关怀;根据师姐的亲身经历,蒋怡夏和团队还创作了一部作品《婷婷昱立》,反映疫情背景下人们普遍讳疾忌医,使得基础疾病病情恶化的社会问题。 蒋怡夏希望可以不断从学习转换为实践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职业价值感”。她分享了自己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看到的一部纪录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就像它的简介里面说的一样,‘教育不仅仅是重要的,也可以是一个壮观的过程’,我们在教育中更多应该学习的是如何与人相处,与自己相处,与自己和解。” 因为被这部纪录片感动,她又对纪录片产生了新的兴趣。而在这之后她正好接到了一个纪录片的拍摄项目,是关于一帮刚毕业的小学生徒步穿越到三峡之巅,去看在三峡大坝修建以前,曾是他们的家乡的地方。蒋怡夏觉得两个故事在内质上有共通之处,前者给了自己一个新的思路,希望自己也可以以真实打动人,她决定把这部作品作为自己给自己的“毕业展映”。 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年轻人在时间的鞭策下,追求的东西也越来越高度同质化,蒋怡夏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找到自己的节奏很重要。多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喜不喜欢做这件事情’,‘愿不愿意做这件事情?’‘做这件事情会不会让我很痛苦?’如果很痛苦的,就宁愿多花一点时间去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事情,可能会比别人慢一点,但没关系,慢一点也可以到达的。”

/ 校园活动

134 浏览  ·  0 赞

榜样的力量 | 蒋怡夏——“足够坚定和投入, 才会被幸运眷顾”

除了和合作伙伴们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着进步,蒋怡夏也常常和导师鲜佳老师交流。“因为导师在审影片和剧本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她知道什么样的剧本是在工业标准下更符合主流审美的,也知道青年导演常常会囿于自我表达,所以她希望我们能讲好故事,同时建立和大众的共鸣点。”她觉得导师“亦师亦友”,是一位特别好相处对教学充满热情的青年教师,在各个方面给了自己很多很好的建议。 在研究生阶段幸运地有了一支专业的创作团队,幸运地遇到了平易近人的导师,但蒋怡夏说:“没有理所当然的幸运,只有当身边的人看到你对喜欢的事情足够坚定和投入,你才会收获幸运。” 在蒋怡夏奔波忙碌于创作和拍摄时,她的爸爸妈妈总是会竭尽所能地为她提供一些支持,比如帮忙协调提供拍摄场地,常常来她的片场探班,甚至妈妈还本色出演了她短片中的医生角色。 蒋怡夏的男朋友虽然在异地,但是也会在她最焦灼、分不开身的时候来剧组帮忙,当司机、订盒饭、做道具、做美术。 “在疫情的大环境下,大家都倾向于选择稳定的工作,追求爱好这条路并不明朗,但相比于正确的事情,我还是想做一个更勇敢的选择。”

/ 校园活动

156 浏览  ·  0 赞

榜样的力量 | 蒋怡夏——“跟随兴趣, 马不停蹄”

“我喜欢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喜欢不停地尝试新鲜事物,尽管有时会很强压,但我很享受其中。”蒋怡夏在研究生期间作为实习生和志愿者先后参与多次大型电影展,累计志愿服务总时长300多小时。在研究生刚开学时,蒋怡夏作为学生观众去山西平遥观看了贾樟柯主办的平遥国际电影展,她感受到电影展无论对观影人群,还是电影产业的发展,都是一种特别好的形式,于是就想要以此为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 此后,蒋怡夏连续两年以志愿者身份去上海国际电影节做字幕操作,在去年九月份结束了成都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的实习后,又报名参与了十二月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产业执行组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能看到一些国际上最新的电影,了解到行业内最新的动态,还有机会和业界的专家、老师有直接的交流,同时也能学习到其他青年电影人现场阐释剧本的方式。” 蒋怡夏说,作为学硕,可能相对没有那么多的实践型学业任务,但她始终觉得,实在的创作和体验对自己来说才是最重要的。疫情带来的无穷变数让她更坚信,生活就是要“及时行乐”,如果真的对一件事情感兴趣的话,那就去寻找、靠近、抓住身边的机遇,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跟随心之所向,马不停蹄。

/ 校园活动

103 浏览  ·  0 赞

重大虎年文创棒棒糖—— 秋日红薯·D1314

虎溪的秋天 是珍贵的期间限定 D1314的秋景 就像才烤好的红薯 轻轻剥开 满是秋日里的幸福与甜蜜

/ 校园活动

48 浏览  ·  0 赞

重大虎年文创棒棒糖—— 书香之甜·虎溪图书馆

虎溪图书馆 像一架浪漫的红木钢琴 像一本被打开的红皮书 日日夜夜的奋笔疾书 换来了书香之甜 新的一年 有了图书馆的陪伴 学业一定如虎添翼

/ 校园活动

31 浏览  ·  0 赞

重大虎年文创棒棒糖——陪伴之甜·虎溪东大门立柱

虎溪东大门的立柱 复刻了A区的校门 虽然在地理位置上有一定的距离 但走进校门 共同求知求真的心 是没有距离的 新的一年 继续陪伴

/ 校园活动

53 浏览  ·  0 赞

弹层标题,可不要

弹层内容随便写,如需换行用
,或者

标签,随意随意~~~~
可以放很多文字呀~~~~啦啦啦,还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