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特藏

总计 221168 今日 0

由 2717 人贡献上传

全部
此分类下暂无内容
全部类型
  • 全部类型

    包含图片、视频、音频的全部格式

  • 图片

    仅查阅图片格式,包含照片、纸本扫描等

  • 视频

    仅查阅视频格式,包含课程、纪录片、影视作品等

  • 音频

    仅查阅音频格式,包含录音、歌曲、音乐等

智能排序
  • 智能排序

    根据用户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显示方式

  • 最新发布

    按照发布时间倒序排列的显示方式

  • 人气排序

    根据资源点赞分享数据排序的显示方式

  • 热门排序

    根据发布者、资源的阅读量排序的显示方式

缩略图模式
  • 缩略图模式
  • 列表模式

【师者纪录】守候——记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侯文华副教授

侯文华,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副教授,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 讲授《工程财务管理》《会计学》《基础会计学》等课程。曾参与多项精品课程、优质课程以及MOOC的建设任务,主持或参加教学改革项目多项,担任重庆市“精品课程”和校级“重点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课程主讲教师,担任“工程财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的骨干教师,获得重庆大学教学成果奖2项。获得重庆市发展研究奖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项目。近年来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重庆市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SRTP项目等10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并多次获奖。

/ 校园活动

41 浏览  ·  0 赞

重庆大学研究生会 举办“涓滴汇流”活动

近日,重庆大学研究生会在A、B区及虎溪校区开展了“涓滴汇流”研究生志愿服务活动,为重庆山区儿童奉献自己的爱心。活动共收到来自全校30余个学院148位同学捐赠的七百余件爱心物品,同学们的爱心物品在清点、整理、消毒后,将会第一时间发往重庆山区小学,由校方整理后送到小朋友们的手中。

/ 校园活动

10 浏览  ·  0 赞

重庆大学举行“青春礼赞” 川渝大学生书画大赛决赛

5月28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第41届川渝“校园之春”文化艺术体育活动暨大学生科技创新文化节之“青春礼赞”川渝大学生书画大赛决赛通过腾讯会议顺利举办。来自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40余所川渝高校的130余名选手围绕喜迎二十大、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历程、乡村振兴等大赛主题进行现场创作,字里画间,翰墨飘香,不仅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也充分展现了选手精湛的技艺和扎实的笔墨素养。

/ 校园活动

152 浏览  ·  0 赞

重庆大学举办 毕业季“逸夫楼”讲座

5月27日,由重庆大学图书馆、校团委主办,图书馆文化育人中心、学生文化艺术中心承办的毕业季 “逸夫楼”讲座——《在振导社会中寻找自己的生态位》在A区声音图书馆举行。

/ 校园活动

10 浏览  ·  0 赞

第七届“重庆大学新生十佳班级” 评选活动决赛圆满落幕

5月29日,由校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电气工程学院承办、本科生院协办的第七届“重庆大学新生十佳班级”评选活动决赛在虎溪图书馆举行。 本次活动历时2个月,共收到126个新生班级报名、23000余名师生参加和观看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来自本科生院、美视电影学院、博雅学院等学院的15个大一新生班级进入决赛。决赛中,参赛班级通过舞蹈、朗诵、合唱等表现形式,充分展现了重大学子比学赶超帮的浓厚学习氛围、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 校园活动

15 浏览  ·  0 赞

“盛夏花开——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2022届毕业作品展”开幕

本次展览由重庆大学、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高新区公共服务局、虎溪街道办事处、重庆大学美育教育中心、龙湖重庆U城天街联合承办。活动开幕式由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雒三桂主持。

/ 校园活动

10 浏览  ·  0 赞

高考加油|2022 重大等你

光阴荏苒 日月如梭 在奋笔疾书的日子里 在高考来临的倒计时里 迈进了属于你我的六月勤勉奋发、笃行致远的你 定能在考场中从容不迫 小薇在此预祝各位 提笔时挥斥方遒 落笔间妙笔生花 高考中所向披靡!

/ 校园活动

30 浏览  ·  0 赞

渝沪齐心,共同守“沪”丨在战“疫”一线彰显重肿力量——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援沪医疗队纪实——卸甲归来仍是少女

清风微动,阳光醉人,卸掉一身白衣战甲的护士们招呼轮休的同事前去做核酸采样。为了做好驻地内的闭环管理,从方舱内返回的医护人员都要严格遵守工作和生活纪律,日常极少在驻地酒店内走动。因此,每天的核酸采集便成了大家难得的放风时间。

/ 校园活动

12 浏览  ·  0 赞

渝沪齐心,共同守“沪”丨在战“疫”一线彰显重肿力量——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援沪医疗队纪实——温 情

“梦想是青春最靓丽的色彩,新时代青年就是要‘青’尽全力,毫无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义无反顾投入抗击疫情的洪流中。” 五四青年节当天,郑露作为青年代表进行发言。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立志在这场抗击疫情的大考中,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属于年轻人荣誉,用救死扶伤的使命担当温暖他人。 “亲爱的朋友们!这里是‘渝您守沪’方舱人文关怀广播小站。我是守沪在您身边的大白辉辉......”温柔的声线,亲切的话音通过护士站的广播话筒传遍上海市松江区2号方舱医院H、I病区的每个角落,让原本略显沉寂的方舱隔离点有了生机与活力。 早晚安心语、健康课堂、午间分享和晚安问候,四个板块涵盖了日常所需相关事宜提醒服务,同时也带来心理疏导小常识、倾听舒缓音乐、感谢信播报等内容。 为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方舱生活,恢复良好的生活学习状态。方舱指挥部成立以孙安龙为队长的‘渝您守沪’青年突击队,积极发动组织方舱内的志愿者、市民党员和热心群众,做好舱内人文关怀活动的品牌建设,为大家开展过生日送祝福、送纪念明信片、组织舱内广场舞,开展健康课堂等人文举措,舒缓了方舱内隔离人员焦虑的情绪。 渝沪一家亲,方舱内的所有人员用善良、勇敢和爱,共同打造温馨方舱之家。 一名19岁的江苏来沪女大学生无精打采,沉默寡言。巡视病房时,邓友敏发现她低声哭泣,询问得知,她担心会遗留并发症,内心十分恐惧。“我一方面给她科普相关知识,一方面鼓励她放松心情,乐观面对,我们会一直守护在她的身边。”邓友敏说,最后她终于露出了笑容,安然入睡。 巡视病房过程中,黄倩发现小朋友趴在床上上网课。她便悄悄打电话向分管物资的人员申请书桌。几天后,第一批书桌进舱,小朋友高兴得直拍手:“我终于可以在桌子上写作业、看书、画画了,谢谢你!” 在余思缘眼里,这里虽是方舱医院,但也是有爱的家。“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可爱的人。有的患者看到我的防护眼罩起雾了,担心走路困难,于是拉着我的手臂领我走。” 5月1日,何欢与队友准备出舱时,一位年轻女士来到跟前说:“我今天要出舱了,想和你们一起拍一张照片,感谢重庆援沪医疗队,你们让我觉得很温暖。” 一封封感谢信、一面面锦旗,一个个温情瞬间。拉近医疗队员和患者的心,也让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饱含温暖和深情。

/ 校园活动

51 浏览  ·  0 赞

渝沪齐心,共同守“沪”丨在战“疫”一线彰显重肿力量——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援沪医疗队纪实——感 控

“院感培训考核,必须人人过关!” “针尖大的窟窿,可导致斗大的风。” 为确保所有医护人员能上战场、能打胜仗,作为感控组组长的游璐,在出征前共组织第四分队开展院感专项培训累计30余场,累计培训人次1500余人次。她牵头制定多项感控制度,实现全环节、全流程院感管理。此外,还将酒店工作人员、交通车司机、方舱工勤人员等进行同质化管理,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在重庆练习好多遍了,还要继续练啊?”4月14日深夜,重庆医疗队抵达松江区稍作休息,石洋就组织大家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有的年轻队员情绪不稳定,此时,袁建国发挥“老将”作用,用自身战“疫”经历告诉他们,只要严格按照院感要求做好防护工作,注意休息,保持良好习惯,就一定能做到零感染。 4月16日晚,石洋带领第一批队员进入方舱开展工作。“做好她们的最后一道防护,是我的责任和使命。”口罩勒紧、手套扎实、防护服穿好......20多天来,石洋每次都挨个仔细检查队员穿戴防护用品情况,手把手教会队员保护自己。她说,“安全出舱,一个都不能少。” 刚入舱时,一些工勤人员出现走错通道、出现逆行的情况,院感防护技能几乎为零。医疗队随即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进行舱外分时段滚动培训和舱内实时指导培训,确保培训覆盖每一位工勤人员。 “作为一名清洁区的感控护士,只有我们做好消杀工作,才能降低大家被感染的风险,让冲锋陷阵的他们没有后顾之忧。”面对32斤重的含氯制剂消毒液喷洒,曾小菲和队员们虽然身材瘦小,但是肩膀够硬。她说,“零感染”是所有人的目标,也是使命。“我们深知感控是疫情防控的生命线,也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 在救治患者的同时,医疗队建立以方舱医院院长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第一责任人,以分管院长、院感组、各病区感控负责人及兼职感控员为主题的三级院感管理架构,明确各级成员的工作职责。根据方舱及定点医院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相应的院感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持续改进。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重庆援沪医疗队成功实现零感染。

/ 校园活动

101 浏览  ·  0 赞

渝沪齐心,共同守“沪”丨在战“疫”一线彰显重肿力量——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援沪医疗队纪实——救 治

我本无铠甲,白衣作战袍。 战疫期间,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援沪医疗队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坚持的作风,夜以继日的奋战在战“疫”最前沿,挽救了一大批患者的生命。 松江一处集中隔离收治点,重庆援沪医疗队收到患者李女士的求助。一个月前,李女士因乙状结肠癌做了手术,目前仍需辅助化疗。如果没有按时进行化疗,她的整个治疗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在了解李女士的情况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李咏生和外院专家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讨论,最终确定了后续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确定,可是药从哪里来?为了不耽误李女士的治疗,孙安龙立即与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取得联系,为李女士采集到一个疗程的口服化疗药。当药品送到集中隔离收治点后,接过救命药的李女士激动地说道:“很幸运能够遇到你们这支充满爱的团队,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了我这么大的帮助,太感谢了!” 一场争分夺秒的云端会诊,一次松渝的救援接力。是对患者的负责,是对生命的尊重,更体现医者仁心。 渝沪齐心,共同守“沪”。 焦躁不安,害怕存在后遗症风险,吃不下也睡不着......一名38岁的患者已经连续22天核酸阳性。陈红根据其病史及舌脉情况,结合心理疏导,采取“一人一策”的方针。在服药3天后,患者第一次出现核酸阴性,继续坚持服药,最终成功出舱。 在中医专家陈红的带领下,中医小组制定了“六位一体”整合模式干预方案,包括中医辨证施药、中医运动指导、中医经络养生、中医辨证施乐、中医心理疏导、中医辨证施膳六种疗法,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症状,稳定情绪,提高其免疫力。“患者服用中药后核酸转阴时间缩短,症状控制的时间缩短,状态调整也比较好,深受欢迎。” 截至5月19日,松江4号方舱医院方舱医院累计救治患者1974人,累计出舱(转舱)1974名,顺利休舱。截至5月21日,松江2号方舱医院累计收治患者4001人,累计出舱(转舱)3926人。在松江2号方舱医院中,医疗实现“四多、两零、一少”——四多:累计收治患者最多、累计转阴出院患者最多、中医药干预人数最多、心理干预人次最多;两零:舱内零死亡、医疗护理质量相关不良事件零发生;一少:出舱人员复阳少。

/ 校园活动

32 浏览  ·  0 赞

渝沪齐心,共同守“沪”丨在战“疫”一线彰显重肿力量——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援沪医疗队纪实——坚 守

“无怨无悔,不胜不归。” “我们来就是能战斗,要胜利。” ...... 这些飘荡在战“疫”一线的话语掷地有声。 共产党员打头阵!石洋牵头,黄倩、邓友敏等10名共产党员组建党员先锋队,明确每个党员的职责,为年轻队员做出了表率,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当每个队员都穿戴好所有的防护用品后,我必须要亲自挨个检查。为她们做好最后一道防护是我的责任和使命。”作为17年党龄的老党员,援沪医疗队伍中身材最瘦小的一个,石洋为患者发放餐食、口服药、采集核酸、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那瘦小的身影似乎永不疲倦地奔走在人群之中。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虫,也可以照亮身边的黑暗。”叶娅说,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是看着患者一个接一个地出舱,看着他们脸上浮现的笑容,就算再累再苦也值得。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援沪医疗队精准摸排掌握物资配备、运营管理、患者情况及救治方案等,认真梳理和制定患者“入舱-转院-出舱”全流程管理SOP,及综合调度平台内部联系及外部对接工作办法,为重庆援沪医疗队积累了大量宝贵、可借鉴的经验。 “两天两夜没合眼了,但我还坚持得住。” “多看一眼,多想一下,多走一圈,多做一点,也许疫情就能更早结束。” ...... 这些坚守在战“疫”一线的背影美丽雄伟。 在进驻松江2号方舱医院的第一天,黄倩带领着小组7名新队员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她穿梭在病区里,和队员同时护理400多位患者,观察他们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最长22个小时没有休息,为的就是与时间赛跑,同病毒战斗。 4月16日深夜,冀晓辉和队员满负荷工作了16小时。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下,为了保障2号方舱医院的安全运行,他决定带头值第一个夜班,“我是党支部书记,也是最熟悉情况的人。越是紧要的时刻,越要勇于亮出党员的身份,彰显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4月25日午后,狂风骤雨来袭。在一个集中隔离收治点,三天未回驻地的孙安龙联合物管人员,逐一排查重点点位,并组织人员紧急加固收治点外办公板房,对约40吨防疫物资加垫空格,防止仓库进水后物资被浸泡,同时,还对收治人员进行预案演练和情绪安抚。

/ 校园活动

30 浏览  ·  0 赞

渝沪齐心,共同守“沪”丨在战“疫”一线彰显重肿力量——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援沪医疗队纪实——出 征

出发前一天,陈红10岁的儿子在书桌上写下“平安”二字。 这一美好祝愿,伴随着5月25日全体重庆援沪队员平安返渝,顺利实现。 胜利的果实来之不易,这离不开勇往直前的援沪队员。 4月初,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组成一支由副院长孙安龙带队,众多医疗专家、护理能手,以及感控人员等51位成员在内的队伍。 4月14日早上8点,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援沪医疗队出征仪式举行。“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大家一定要牢记重托,不辱使命,为上海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贡献重肿力量。”党委书记吴永忠在出征仪式上为大家加油鼓劲,希望大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注意劳逸结合,确保“带着责任去,带着平安回”。 “白衣在身,就是我最好的铠甲。”队员们纷纷表示,愿竭尽自身所能,促使援沪抗疫任务圆满完成,充分展现新时代重肿人的医者仁心和责任担当。 “我有信心充分发挥个人的抗疫经验,高质量完成医疗救治任务,不负使命。”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袁建国这样说道。他曾参加过抗击非典疫情、支援湖北孝感抗疫等工作。他说:“尽管抵达上海将面临繁重的工作任务,但我仍希望能够在一线发挥作用,出一份力。” 队伍中,同样有着战“疫”经验的还有张宁、陈月、黄倩、肖丽、陈诚、江璐璐6位医护人员。作为2020年援鄂一份子,他们希望充分利用在湖北积累的救治经验,在上海帮助更多患者实现痊愈。 “有些弟弟妹妹是第一次出征,我要照顾好他们。”97年的年轻护士王晓妍和廖若宇是队伍里面最小的。早在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两人就报过名。这次,两人终于如愿挑起重担。 有着12年党龄的冀晓辉,同样在第一时间递交了援沪申请书。作为医务部副主任,他在医疗管理、感染防控等方面有着不少经验。 刘小静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她说:“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要有临危不惧、奋不顾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优秀品质。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 “医务人员们决心很大、信心很足,这次的任务一定能展现出我们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精神!”孙安龙说。

/ 校园活动

54 浏览  ·  0 赞

渝沪齐心,共同守“沪”丨在战“疫”一线彰显重肿力量——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援沪医疗队纪实——同舟共济,患难方显真情

3月初,上海疫情成为焦点。 传播快、隐匿性强,让人防不胜防的奥密克戎席卷申城。短时间,新增大量确诊病例。 同舟共济,患难方显真情。在上海疫情防控最关键的时刻,重庆援沪医疗队迅速集结完毕。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孙安龙带队,医院51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尽锐出战,义无反顾地踏上援沪征程。他们当中有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也有专业扎实的护理能手;有多次出征的“老将”,也有勇于担当的“青年”。 众志成城,定能战胜疫情。 这是一支能吃苦、能战斗的队伍。战疫的一个月多里,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救死扶伤 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展现“不畏艰难 勇往直前”的高尚品质,诠释“向善向上 尚德尚学”的医院核心文化。在救治数千名患者的同时,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

/ 校园活动

70 浏览  ·  0 赞

重大端午

蝉声起,玉兰香 又迎一年端午情 正如民谣吟诵到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青葱的粽叶,白嫩的米团 遇见重大,“粽”是缘分 相聚校园,“粽”如归家 小薇为您呈上一份端午“粽”情 一起品品尝各味粽子 共度仲夏端午 挂艾草,吃粽子 戴香包,赛龙舟 饮雄黄酒,编五色绳 辟邪迎福,好运连连 祝大家诸邪退散,开运得福! 烦恼退!退!退!

/ 校园活动

16 浏览  ·  0 赞

【师者纪录】夜灯——记土木工程学院仉文岗教授

仉文岗,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委会委员及中国岩石与力学工程学会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常务理事等。本硕毕业于河海大学,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主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排名第二)。共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SCI论文90余篇,出版全英文学术专著4部,其中1部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出版基金资助,主编全英文教材1部,建设重庆大学研究生全英文授课精品课程1门以及研究生全球学术课程(线上)3门,主持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项目1项,重庆大学研究生教改重点项目1项,获2021年重庆大学教书育人奖(优秀教师)、2021年重庆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以及2021年重庆市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

/ 校园活动

62 浏览  ·  0 赞

重庆大学师生“背着STEM资源包去支教” 专题活动走进奉节

5月24-26日,重庆大学“背着STEM资源包去支教”团队走进奉节县鹤峰小学创客实验室,开展科学家精神主题展、科普报告和STEM课程实践等科技活动。孩子们纷纷表示,活动既拓展了视野,激发了科学兴趣,也为他们插上了追求科学梦想的翅膀。

/ 校园活动

16 浏览  ·  0 赞

重庆大学第五届“走进心‘理’” 趣味游园活动顺利举办

5月22日,重庆大学第五届“走进心‘理’”趣味游园活动在A区小竹林、虎溪校区一食堂南广场顺利开展,学校1000余名师生参与了此次游园会活动。活动采取“欢乐市集”的形式,共设置心灵初遇、打开心灵之窗、心灵画师、情同手足等四个主题活动区,并设有8个“心灵驿站”,同学们以逛市集的形式参与到各个“心灵驿站”的活动中,充分感受心理知识的魅力。

/ 校园活动

6 浏览  ·  0 赞

重大街拍Vol.22 | 虽千万人 亦当勇往,祝2022届毕业快乐—— 一教&综合楼

最后的最后 我想和你们一起走过校园的每个高楼 留下我们的专属合照 把青春最宝贵的三年 永久留存 校园很大 但我们的梦想更大 愿你我 都可以实现梦想 时常回看我们的虎溪回忆

/ 校园活动

6 浏览  ·  0 赞

重大街拍Vol.22 | 虽千万人 亦当勇往,祝2022届毕业快乐—— 校车站

重大的校车 带我去过A区、B区、C区 但终点一定是虎溪 这里 连接着整个重大 连接着你我 靠在你肩上 一起等校车的场景 仿佛 就发生在昨天 六月的校车启动后 我相信我们的终点站是梦想成真

/ 校园活动

6 浏览  ·  0 赞

弹层标题,可不要

弹层内容随便写,如需换行用
,或者

标签,随意随意~~~~
可以放很多文字呀~~~~啦啦啦,还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