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而至,直道而行。虽千万人吾往矣!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1882年6月24日午后,马寅初诞生在浙江绍兴府嵊县浦口镇一酿酒世家。南国初夏,天地温暖。这是马年、马月、马日、马时,在马家发生的大喜事。“五马齐全”,给后头带来了真正的“马首是瞻”。
百年过去,1982年5月10日下午,马寅初走完了整整一个世纪风云激荡的传奇人生,享年101岁。
飞峙的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毛泽东在1959年夏天登上庐山畅快赋诗时,已有盘山公路;马寅初当年上庐山,可要步行爬山,或者坐轿子上山。
1937年6月,马寅初接到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在23日发出的一份《请柬》,文绉绉的措辞说:“庐山夏日,景候清嘉,嘤鸣之求,匪伊朝夕。先生积学盛名,世所共仰,汪蒋二公,拟因暑季畅接光华,奉约高轩,一游牯岭,聆珠玉之谈吐,比金石之攻错……”云云。这是邀请马寅初上庐山,参加蒋介石的抗日谈话会,地点在牯岭火莲院传习学舍。牯岭是庐山上的小集镇,一座公园式的美丽的“云中山城”,到这里还真不是为了“一游”。
此时距离卢沟桥事变爆发尚有两周。然而形势逼人,有识之士早已见到日本扩大侵华的端倪。在1937年1月1日,马寅初就发表了《中日问题》一文,认为中日两国土壤接近,同文同种,皆有特殊之便利,本可通过正常贸易,共存共荣;而日本所采策略,方法拙劣;“日本以武力侵略中国之程度愈深,则英、美、苏俄等国抗日之结合亦必愈固”。
作为敏锐的经济学家,马寅初早就洞见中日必有一战,他对中国战时财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预测,认为已有财政制度不利于战争,提出了未雨绸缪的战时政策。
蒋介石邀请各界名流到庐山座谈抗日,马寅初当然乐意前往。他在7月4日乘冯玉祥的专车抵达庐山。文教界上了山的名流还有: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中央研究院总干事傅斯年、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云五等等。
7月17日,在158人出席的谈话会上,蒋介石发表了载入抗战史册的抗日宣言:“如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而据《周恩来年谱》记载,蒋不允许当时在庐山上的周恩来、林伯渠、博古出席谈话会,“实质上仍不允许中共公开活动”。
马寅初参加经济组座谈,讨论战时财政与金融问题;人人畅思畅言,各论精彩纷呈,马寅初作了详细的笔录,并整理成文,其结论说,要与敌人作长期之抗战,“盖能牺牲而后始能生存,世界上决不能有不肯牺牲而得苟安之族也”。
由于形势的急剧变化,他原定8月28日至29日的江山县之行,是无法如期成行了。这个月初,浙江省抗敌后援会成立,马寅初、竺可桢都成为后援会的委员。
到了12月,马寅初再次出席庐山谈话会,讨论战时财政问题。那时山居生活,非常简朴清苦。马寅初的外孙女寿纪瑜在《忆1937年与外公在庐山》一文中记述:
秋天,家里开始为前线的抗战将士制作棉服。山间雪来早,随着天气转凉,空中飘起大雪,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出行脚上套着草鞋。我印象中,外祖父过日子本来就比较节约,这时居山已久,更要精打细算。为了我们上学路上遮挡雨雪,家里买来油布为我们缝制雨衣。那时的油布又粗又厚又硬,母亲缝破了手。我穿着自制的雨衣上学,甚至被有的同学取笑。进入冬季,山上的物资也日渐稀缺。为了节约开支,我们还搬了家,餐室内唯一的一炉煤火不旺,寒气袭人。时局的发展,国土的沦陷,无不增添外祖父的忧虑。随着岁暮的临近,他已经在着手去重庆的准备工作了。
1937年年末,马寅初离开庐山,经武汉转赴“陪都”重庆。一路所见,“国破山河碎”,国将不国的悲愤直涌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