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一生追求科学 曾在北京教授地质学
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科学精神”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回顾中共建党的百年历程,有一群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璀璨明星,照亮了中国人探索科学的路途。李四光便是其中的一位。他是中国地质力学创立者,中国石油事业重要贡献者。
“他一生的研究都在创新,永远不是跟在别人后面,而是主动的钻研。”李四光的外孙女邹宗平接受记者专访,回顾了外公李四光追求了一生的科学之路。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生于中国湖北,5岁进私塾读书,14岁考入武昌高等小学堂。1913年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毕业后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之后,李四光东渡日本进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习造船。16岁时,李四光在日本留学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是同盟会最年轻的创始会员,孙中山送给年轻的李四光“努力向学,蔚为国用”八个字。
▲图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11号的李四光纪念馆。据介绍,李四光自1962年迁居于此,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1962年至1971年)是在这里度过的。几十年过去了,这个院子还在,并于李四光诞辰一百周年(1989)时辟为李四光纪念馆。李元一 摄
李四光的科研成就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前由于旧中国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侧重地质基础学科的研究;1949年后,在继续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积极开拓应用研究领域。
李四光的主要科研贡献一是提出蜓科鉴定方法,二是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三是创立中国地质力学,四是寻找铀矿,对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研制成功做出贡献,五是中国石油的勘探和开发。
1955年,继李四光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之后,1980年女儿李林和女婿邹承鲁同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创造了一门两代三院士的佳话。
邹宗平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他(李四光)一直深藏于心底的一个愿望。他晚年在周恩来总理的鼓励下,才郑重地向党组织提交申请。”
邹宗平回忆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四光认为自身条件不够,始终没有向党组织提出申请。直到1958年,李四光提出申请后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69岁时终于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李四光说自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
加入中国共产党后,69岁的李四光仍工作于科研一线。1959年9月,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前夕,好消息传来,东北松辽平原的两口油井在两天内先后喷油。因为李四光对大庆油田的发现,基本解决了当时中国的石油自给,彻底推翻了“中国贫油论”。
李四光、其女李林、女婿邹承鲁,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追求科学报国”的理想信念,让青春燃烧并闪光于历史长河之中。也正因他们的存在,中国未来的科学探索之路必将被照耀得更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