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朝的工科进士,中华民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创立大地构造理论地质力学,对亚欧大陆东部山脉体系的形成原因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是现代板块构造理论出现之前的大地构造理论之一,对中国的能源、地震、矿产资源等方面都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1971年李四光院士因病逝世,享年82岁。
图源:百度百科
璀璨的光环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黄冈,蒙古族,他身上有着众多璀璨的光环,“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地质学家”。他曾留学日本和英国,1919年和1927年分别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他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9年10月19日,尚是漂泊国外之时,他已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归国后他长期担任地质部部长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历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李四光一家三院士
后排:左一李四光,左二许淑彬
前排:左一李林,左二邹承鲁
他是中国地质学的先驱之一,创立了地质力学,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毕生倡导以力学观点研究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及组合的规律,认为各种构造形迹是地应力活动的结果,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并为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所证实。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他晚年发表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对我国学科大交叉的倡导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著有《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中国北训之科》、《中国地质学》、《冰期之庐山》、《地质力学概论》及文集《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艰苦卓越的生平经历
他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村的一个乡村教师家庭,童年即随父亲入村塾读“四书五经”,学写诗文等,勤奋好学,孜孜不倦。由于幼年常听父亲讲甲午中日海战,中国惨败清政府腐朽无能、丧权辱国的故事,幼小的他内心充满着满腔的爱国热情。
他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为中国争气,学会造船,打败帝国主义的侵略。1902年,当两湖开办新学堂后,李四光便离开家园,到了省城武昌考入西路高等小学堂。由于他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因此学习未满两年,还没有毕业就被湖北省选派官费留日深造。1904年7月,李四光到达东京,入宏文学院学习。
青年时期李四光
1905年8月,李四光由孙中山先生亲自主推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第一批会员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见其年轻,勉励他要“努力向学,蔚为国用”。从此李四光更加坚定了刻苦学习,报效中华的决心。1907年7月,他考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舶用机关科,学习造船机械,初步实现了他为祖国学习造船的心愿。
1910年7月,毕业归国,任武昌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教师兼工场场长。第二年秋夏之交,参加清廷举行的留学生回国第六次廷试,获“工科进士”称号。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成立了鄂军都督府,李四光先任都督府理财部参事,之后被选为湖北省实业部部长,1912年改为实业司司长。不久,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失败。李四光怀着郁闷的心情,愤然辞去了实业司司长的职务,当时计算自己年龄还不太大,不如再读书10年,蓄积更多力量。1913年7月,获临时稽勋局通知,官费保送前往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考虑到为祖国造船不能没有钢铁,要钢铁就得先搞冶炼,因此先学了采矿一年,又感到采矿离不开地质,再又决定转到理科地质系,开始专攻地质学,从而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
李四光在英学习期间,在导师W.S.包尔顿(Boulton)教授的指导下一面博览群书,一面实地调查,因此短时间内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日深,而且在文字语言上提高也很快,英、日、德、法各国文字均可熟练运用。由于他视野辽阔,信息敏捷,基础知识深广,1918年6月在伯明翰大学通过了毕业论文《中国之地质》的答辩,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他婉谢了国外的高薪聘请,当1919年考察欧陆地质后,接受了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聘书,于1920年5月回到北京出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回国后他一面为祖国精心培育人才,一面积极参与北京大学一些重要的校务活动,在不少重要的科学研究工作中也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他声誉日著,很快成为当时北京大学的名教授之一。1927年冬,应蔡元培邀请李四光南下上海,参加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筹建工作,1928年1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成立,李四光任所长,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为止,抗日战争爆发前,仍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主任和教授。
1934-1936年,根据中英两国交换教授讲学的协议,李四光应邀赴英讲学,在伦敦、剑桥、牛津、都柏林、伯明翰等8所大学讲授中国地质学,讲稿整理后在伦敦正式出版《中国地质学》,此书除英文版外,还有俄文译本和摘要汉译本。学术界给予很高的评价,英国李约瑟(Joseph Neebham)博士称作者为“最卓越的地质学家之一”。1936年回国途中过美国,在他的学生朱森协助下,对美国地质做了一次由东到西的实地考察,回国后住在庐山做第四纪冰川研究工作,第二年“七七”事变,全国燃起了抗日烽火。李四光率领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同仁,辗转内迁。
1938-1944年夏,李四光以桂林良丰为基地,依靠广西地方当局的支持开展了广西地质的调查研究,填制了广西地质图。并多次长途跋涉考察南岭东段地质,考察川东、鄂西、湘西、桂北和贵州高原等地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期间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还创办了桂林科学实验馆,亲任馆长,同时为战时研制必要的科研实验器材和仪器。1944年11月,由于日军入侵,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再度搬迁重庆。由于旅途过度疲劳,李四光病倒在沙坪坝,幸医疗及时,愈后健康显著减弱。1945年4、5月间,应重庆大学、中央大学联合邀请,向两校地质系师生作《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的学术报告。这是他20多年来研究地质力学的第一次总结。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投降,全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但是不久却出现了内战阴霾,李四光为此忧心忡忡,焦虑不安。
1946年秋,李四光离开重庆抵达上海养病,此时他深感有祖国虽大,似乎难觅容身之地,待到1948年2月,借出席在伦敦召开的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偕夫人许淑彬乘船再度赴英,并经挪威接受奥斯陆大学授予的哲学博士学位。1949年10月1日,李四光在英伦海峡之滨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特别兴奋。立即准备起程回国,为了摆脱国民党驻英大使馆的阻挠,独自化名先行,经巴黎至巴塞尔,等候夫人一道至意大利登轮,在海上漂泊数月于1950年4月6日经叶剑英派人接应,由香港到达广州,至此终于回到了祖国,5月6日到达北京,会见了中央领导周恩来、董必武等同志,并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
李四光回到新中国后,除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外,还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在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主席。9月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成立,李四光任主任委员。1952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成立,李四光任部长,直到1970年地质部改为计委地质局时才离职。
1952年为地质部成立揭牌
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李四光被选为主席。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4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0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党的核心小组第一副组长和国务院科教组组长,1971年4月29日逝世,享年82岁。
李四光院士荣誉&贡献
1、提出蜓科鉴定方法
2、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
3、创立地质力学
4、对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研制成功的贡献
5、石油的勘探和开发
6、地震预报
李四光先生
是我国地质力学的奠基者
杰出的地质学家
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
开拓者和奠基人!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李四光先生逝世50周年,时光荏苒,岁月长留。李四光先生用自己传奇一生为我们展现了矢志不渝的报国情怀,向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大写的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更要向李四光先生学习,勇敢的站在时代前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努力奋斗,铸造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