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张峰鸣、黄炫珂和陈铖两组选手凭借其出色的表现荣获一等奖;张文颖、曹越、黄耀标、郎海铎、任和等五组选手获得二等奖;李泽坤、王异、蔡昀伶等八组选手获得三等奖。
学校把红岩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演讲比赛、“青年大学习”、主题团日等形式,结合“启航计划”,教育引导全校青年学生特别是在大一新生中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引导青年学生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当代青年以己之年华,担负起祖国的未来;
聚星星之火,照亮中华民族的前路。
/ 校园活动
“不忘初心记使命,红色基因要传承。紧跟党的步伐走,未来阳光属我们。”16号选手黄炫珂和陈铖在演讲开头便以一曲红色山歌惊艳全场。扶贫英雄黄文秀归乡为民的感人故事、陈望道潜心投入《共产党宣言》翻译的奋斗历程,在两位的深情演讲下重现观众眼前,激励新生们听党话、跟党走,勇敢追逐梦想。
赛后她们表示:“我们从小深受革命烈士和人民英雄事迹的熏陶,希望在大学能专注学业、提升自我,将来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
/ 校园活动
比赛正式开始后,选手们依次上台进行演讲,他们身着笔挺的军装,目光如炬,斗志昂扬,内心的那团红色之火已被点燃。他们掷地有声,用演讲带领全场师生感受和领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结庐红岩培育并形成伟大红岩精神的光辉事迹,以及自身经历或新时代典型人物的感人故事,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 校园活动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使红岩精神深深扎根于重大学子心中,不断增强他们的志气、骨气、底气,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9月23日晚,重庆大学“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2021军训演讲决赛在虎溪校区图书馆大报告厅顺利举行。参加本次决赛的29组选手均为各团各营初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新兵”,他们以演讲传递青春正能量、发出时代最强音。
/ 校园活动
一周的时间里,六名研支团成员将“外面的世界”带到二十三个班级,覆盖一千多个孩子。课程结束后,孩子们深受鼓舞,一个个积极地向老师们描绘自己脑海中的外面的世界。
“我想慢慢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出这个县城。去到外面的世界。”
初二的一位同学说到。
这些稚嫩的笔迹,向往的声音,都让支教团成员们无比感动。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初一八班的一个学生。提到梦想时,这位同学大声地说自己想当一个医生,可以做器官移植手术的那种医生。那一刻,他的眼睛里充满了光亮,也让我深受感动。这堂课让我明白,给孩子们讲外面的世界非常有意义。”岳娇说到。
9月9日,六位研支团成员来到绿春二中,分别进入不同班级,为二中的孩子们讲述“外面的世界”。
此后,重庆大学研支团绿春分队的成员们也将陆续前往绿春县其他中小学,向更多的孩子展示外面的世界,带领他们一起感受世界的魅力,鼓励他们去更广阔的世界增长本领,助力家乡发展。
在“教育扶贫”
进入“乡村振兴教育帮扶”的新时期,
重庆大学正从各方面
不断加强对绿春县的帮扶力度。
重庆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绿春分队
作为其中的一员,
必将尽己所能上好每一节课,
以教书育人为初心和使命,
为祖国西部乡村教育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 校园活动
金子健通过发问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来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要去外面的世界。
他告诉孩子们,若要成为全面发展并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则必然要越过大山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中历练自己、积极作为,鼓励他们通过刻苦努力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中邂逅更优秀的自己,更好地助力自己家乡的发展。
/ 校园活动
蒋兴顺则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所见所闻为主要内容,向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看到“外面的世界”时的感受和体会。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好好努力读书去看看,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去看到属于自己的更多可能,这是蒋兴顺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外面的世界属于我,
也属于你们。
徐扬诗雨以自身经历为主线,从大学、活动、旅行、实习、兴趣以及交流六个板块,向孩子们讲述了她眼中的世界。
课堂的最后,徐扬诗雨鼓励孩子们:“外面的世界属于我,也属于你们。相信外面的世界绝不会止步于我的口中。我会一直期待着,你们与我分享属于自己的‘外面的世界’的那一天!”
/ 校园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重庆大学对口帮扶绿春县教育工作,9月1日至9月9日,在绿春县县委书记龙刚和副县长王辉的指导和推动下,重庆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绿春分队的老师们在绿春一中开展了以“外面的世界”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
岳娇以图片的方式将自己用脚步丈量过的风景呈现给学生。从别具风情的三亚到科技感与历史感并存的北京,从慢生活的青海到快节奏的上海,从热辣的重庆到古色古香的西安,随着图片的呈现,每个地方的特色都被展现在学生们眼前。
/ 校园活动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分》有云:“秋分,八月中。解见秋分。”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蜇虫坏户,三候水始涸。
在文人墨客笔下,秋分是杜甫踏江而过,举目所见的长虹晚晴、碧空凫雁,是陆游书酒消愁时“蟋蟀入我床下”的遐思;秋分是林语堂的雪茄烟染出的“余霞散成绮”,是太宰治“夏之余烬”后升起的灯笼。
/ 校园活动
杨古月作品以清淡的风格水彩写实小的细节之美。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美术教师书画展展览时间:2021年9月29日—10月28日
(每日10:00—18:00)
展览地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人文艺术展厅 (一食堂三楼)
主办单位: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党工委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管理委员会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大学美育教育中心
/ 校园活动
章彬作品,主要是对于五颜六色鲜花的写实,可以看出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此次书画展是贯彻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开展的系列美育活动,也是配合虎溪校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建设,从文化层面开展的育人活动,让师生从中感受文化的浸润、心灵的洗涤和情操的陶冶,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 校园活动
贾祺作品以线描为主,是街头风景和乡村风景。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十余位在职美术教师,长期执着于写生教学一线,在工科教学背景下浸够了笃实和耐性,又将其与各自的艺术灵感融合,筑就多种个性彰显的艺境。教师们以水彩、水墨写生建筑和山水,也偶以创作和书写重构空间。此次展出的作品,都是他们数十年来以心筑境的印证,都是晨昏间挥毫当歌的升华。所展作品无论高下,均可见人文情怀和表现欲的真诚。
/ 校园活动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十余位在职美术教师,长期执着于写生教学一线,在工科教学背景下浸够了笃实和耐性,又将其与各自的艺术灵感融合,筑就多种个性彰显的艺境。教师们以水彩、水墨写生建筑和山水,也偶以创作和书写重构空间。此次展出的作品,都是他们数十年来以心筑境的印证,都是晨昏间挥毫当歌的升华。所展作品无论高下,均可见人文情怀和表现欲的真诚。
曹正伟作品以一种圆形的方式记录,犹如画扇,却内涵丰富。
/ 校园活动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十余位在职美术教师,长期执着于写生教学一线,在工科教学背景下浸够了笃实和耐性,又将其与各自的艺术灵感融合,筑就多种个性彰显的艺境。教师们以水彩、水墨写生建筑和山水,也偶以创作和书写重构空间。此次展出的作品,都是他们数十年来以心筑境的印证,都是晨昏间挥毫当歌的升华。所展作品无论高下,均可见人文情怀和表现欲的真诚。
张伟作品是对于乡村风景的写实水彩,是对于自然的希望和热爱。
/ 校园活动
此次书画展是贯彻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开展的系列美育活动,也是配合虎溪校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建设,从文化层面开展的育人活动,让师生从中感受文化的浸润、心灵的洗涤和情操的陶冶,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范红军作品,注重于山水的写意,意境之中有着宁静的诗意。
/ 校园活动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十余位在职美术教师,长期执着于写生教学一线,在工科教学背景下浸够了笃实和耐性,又将其与各自的艺术灵感融合,筑就多种个性彰显的艺境。教师们以水彩、水墨写生建筑和山水,也偶以创作和书写重构空间。此次展出的作品,都是他们数十年来以心筑境的印证,都是晨昏间挥毫当歌的升华。所展作品无论高下,均可见人文情怀和表现欲的真诚。
林雪源作品则更偏向于温柔的写意和宁静的禅意境界。
/ 校园活动
“筑·境”——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美术教师书画展,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十余位在职美术教师,长期执着于写生教学一线,在工科教学背景下浸够了笃实和耐性,又将其与各自的艺术灵感融合,筑就多种个性彰显的艺境。教师们以水彩、水墨写生建筑和山水,也偶以创作和书写重构空间。
周恒先生的水彩画写意中有着抽象,很是让人深思。
/ 校园活动
此次书画展是贯彻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也是配合虎溪校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区的建设,从文化层面开展的育人活动,让师生从中感受文化的浸润、心灵的洗涤和情操的陶冶,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 校园活动
所展作品无论高下,均可见人文情怀和表现欲的真诚。此次书画展是贯彻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开展的系列美育活动。
/ 校园活动
教师们以水彩、水墨写生建筑和山水,也偶以创作和书写重构空间。此次展出的作品,都是他们数十年来以心筑境的印证,都是晨昏间挥毫当歌的升华。
/ 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