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冬奥赛场的重大身影
1分56秒93!徐铭甫冲过终点线成功完赛,成为了中国选手在冬奥会上完成高山滑雪降速比赛的第一人,我国的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见证了中国高山滑雪历史新记录的诞生,也标志着我国的冰雪体育项目达到了新高峰。这条长约3000多米、落差近900米、滑行速度可能超过每小时140公里的滑降赛道,正是由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闫渤文教授及其团队共同构建完成的。高山滑雪项目的场地,对选手们影响最大的就是风力,远在重庆的闫渤文团队要解决的,也正是与风相关的问题,包括风灾、风资源利用以及风环境的评估等进行科学研究。
在比赛中如果没能处理好自身与风力关系,运动员的成绩往往会受到较大影响,严重者还会偏航、滑倒、甚至摔伤。那么,认知风、感知风、预测风就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接下来,我们就跟随【棱镜】的镜头,一起走近闫渤文教授团队,看看他们是如何帮助运动员更好利用风力、赛出好成绩的吧~闫渤文教授团队通过实地勘测和3D建模,建立了实用、高效、精确的高山滑雪运动员速降模型,风洞测试技术在其中则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风洞是空气动力学实验的一种装备,是由洞体、驱动系统和测控系统组成的管道状设备,通过这样的装置来研究物体在大气环境中的运行规律。
无论是对复杂山地赛道环境风特征进行研究,还是研究高山滑雪风洞辅助训练与环境风影响评估,都离不开这座风洞实验室。有了风洞实验室的帮助,运动员们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制定战术、技术、装备与体能综合个性化训练方案,达到提高比赛成绩的目的。
除此之外,重庆大学还在其他方面为北京冬奥保驾护航,所使用的严寒山地地基处理及大面积高容量临时设施安全运维关键技术,以及研发的抗冻融循环冻土地基快速处理专利技术,实现了高效施工、绿色办奥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