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仿生能源课题组
在仿生能源材料及能质传递与转换交叉领域
取得系列进展
9月24日,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重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联合实验室”(柔性可再生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团队)李猛课题组在仿生能源材料及能质传递与转换交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课题组运用仿生策略制备了一种具有陷光微纳结构的太阳能光热转换膜,将其应用于环境友好、低成本的界面太阳能水蒸发系统;同时受植物根细胞选择性离子通道的启发,借助离子通道设计对提高膜隔盐性能也进行了研究。该研究以题为“A bio-inspired nanocomposite membrane with improved light-trapping and salt-rejecting performance for solar-driven interfacial evaporation applications”的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Nano Energy》,第一作者为我校硕士研究生应佩晋。
8
药学院薛伟伟副教授团队
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首个
面向人工合成结合蛋白大数据平台的论文
10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以“SYNBIP: synthetic binding proteins for research, diagnosis and therapy”为题,在线发表了重庆大学药学院薛伟伟副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从蛋白质支架、生物物理性质、功能特征及临床试验的视角,首次全面、系统性的提供了合成结合蛋白(synthetic binding protein, SBP)在生物医药基础研究、疾病诊断及治疗领域应用的大数据平台。该平台的发布将有效促进合成结合蛋白设计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迎接全新蛋白质设计时代的到来。我校硕士研究生王小娜为论文第一作者,浙江大学李丰成博士及香港大学Wenqi QIU博士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9
物理学院胡陈果教授课题组
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1年1月15日,重庆大学物理学院胡陈果教授课题组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目为《一种基于自动模式切换和电荷激励的超鲁棒性和高性能的旋转水流动力摩擦纳米发机》(An Ultrarobust and High-Performance Rotational Hydrodynamic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Enabled by Automatic Mode Switch and Charge Excitation的研究论文。该工作有效地提高了TENG的电输出性能和其耐久性,并通过水轮设计成功将水流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为多种商业器件供电,为智能森林环境的自供电监测电源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方案,拓展了物联网自供电系统在偏远地区的应用。
10
重庆大学主办英文期刊
《Nano Materials Science》
被EI数据库收录
2021年12月15日,重庆大学主办的英文刊《Nano Materials Science》被《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数据库收录,从2019年创刊至今的所有文章已被全部收录检索。此次被EI数据库收录,表明《Nano Materials Science》发表文章的学术质量、学术影响,以及期刊出版的标准化、国际化和规范化方面进一步得到国际认可,这是继今年首次入选CSCD核心刊源、Scopus数据库,荣获重庆市出版专项资金资助及重庆市高品质科技期刊之后,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未来,《Nano Materials Science》将继续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成果交流与服务平台,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