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世界公认的四大大学排名之一),展示了全球领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学,重庆大学首次跻身世界前300强。作为教育部“双一流”A类高校建设大学,近年来,重庆大学推出了哪些创新措施?在服务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着怎样的思考?近日,重庆日报记者对重庆大学校长张宗益进行了专访。
谈“双一流”建设:实施六大类学科重点建设项目,打造一流学科高峰
重庆日报:重庆大学在2017年入选教育部“双一流”A类高校建设名单。近年来,围绕推动“双一流”高校建设,学校做了哪些努力?
张宗益:我们围绕“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进行顶层设计。在建设一流学科方面,按照“强化工科、夯实理科、振兴文科、繁荣社科、拓展医科、提升信科”的总体思路,分类协同推进六大类学科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持续推动学科布局调整和优化,深化学科内涵发展,打造一流学科高峰。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构建了“1+5”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包含1个管理机构和5个科研实体。同时,加强科研前瞻布局,推动建设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培育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构建起“3+7”人事人才制度体系。通过实施“弘深青年学者计划”等,系统构架起四层次七类别的人才引育“金字塔”。此外,我们新出台和修订了上百个管理办法和制度文件,全面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用好的制度和环境推动“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释放办学活力。
重庆日报:这些举措效果如何?
张宗益: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和“双一流”首轮建设,学校工程学、材料科学先后进入ESI世界前1‰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的学科从3个增至12个。冶金工程、仪器科学、矿业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等7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50名(列全国第17位)。学校科研经费从2016年的8个亿增长到2020年的22.8亿,国家级标志性人才从68人次增加至191人次,其中国家级青年人才从9人次增加至63人次。值得一提的是,近5年来,重庆大学新增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23个,推进超瞬态实验装置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牵头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牵头研制的“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在月球上长出第一片绿叶……总的来讲,重庆大学高质量完成了“十三五”所确立的目标任务,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重庆日报:发展医学学科是重大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进展如何?
张宗益:上世纪40年代,重庆大学是综合实力最为雄厚的国立大学之一,拥有文、理、工、商、法、医六大学院。当时医学院聚集了一批非常有名的专家,中国公共卫生医学之父陈志潜先生时任医学院院长。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中,重庆大学医学院合并到华西医学院。多年来,学校一直希望恢复医学教育。重庆大学办医学,可以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持续推动医工、医理、医文协同发展,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建设。2018年6月,学校恢复成立了医学院,坚持“高起点、研究型、入主流、有特色”的建设原则,积极探索与实践新医科的创新型发展路径。经过3年多的建设,学校已拥有附属肿瘤医院、附属三峡医院和附属涪陵医院3所直管医院,以及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一所非直管医院。现已建成“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去年9月,首届60名硕士研究生顺利入学。今年医学院在国家级人才培育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目前,学校正积极申报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临床医学本科专业。
谈服务地方发展: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重庆日报:衡量一所大学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两个方面十分重要,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学校有什么实在举措?
张宗益:学校着重从创新质量和转化效益两个方面发力,专门打造了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一体化服务平台——重庆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下大力气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例如,学校在国内率先实施成果权益100%让渡,打通作价入股流程,增加收益分配比例,提高成果转化积极性。针对大量在一定时间内未能及时转化的“沉睡”专利,学校出台“1元钱转让”政策。学校全资所属知识产权运营公司在征得成果完成人同意后,以1元钱的价格购买专利,进行集中管理,开展“组合式”“抢救式”“集成式”运营。近两年,全校转化科技成果250余项,金额约1.5亿元,成效明显。
重庆日报:大学依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重庆大学在深化校地合作方面做了哪些尝试和努力?
张宗益:重大将积极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学